时间: 2025-04-30 20:4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59
闻雁
作者:陆游 〔宋代〕
蜻蜓浦中闻雁声,
寒侵短褐客愁生。
忽思大散关头路,
雪压蒙毡夜下程。
在蜻蜓浦边听到雁叫声,
寒气侵入短褐衣,愁绪由此而生。
忽然想到大散关的路途,
漫天飞雪压着毡帐,夜行的路途暗淡无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作品涵盖诗、文、词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以豪放、深情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难之际,陆游常常在诗中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环境的寒冷和孤独的旅行,加深了他的愁绪。
《闻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透过简单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乡情和对国家的忧虑。首句以蜻蜓浦的宁静环境为背景,听到雁声,立刻勾起对故乡的思念。雁声的响起,既是自然的音响,也是秋天的信号,带来一种愁苦的氛围。
接下来的“寒侵短褐”则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独自旅行的场景,短褐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他的孤单与无助。作者的愁绪在这一刻愈发明显,反映出他内心的挣扎与孤独。第三句“忽思大散关头路”则是情感的进一步深化,大散关是一个历史重要的地点,诗人借此表达对故土的怀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最后一句“雪压蒙毡夜下程”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雪的压迫感象征着重重困难,夜晚的旅途则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与无奈。这种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感受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之情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悲凉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蜻蜓浦”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宁静的水边
B. 热闹的城市
C. 繁华的市场
D. 陡峭的山丘
“寒侵短褐”中的“短褐”指的是什么?
A. 长袍
B. 短衣
C. 草鞋
D. 军装
诗中提到的大散关有什么重要性?
A. 是购物的地方
B. 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关口
C. 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D. 是诗人的故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种对比反映出两位诗人在表达思乡情感时的不同风格与手法,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解。
推荐书目:
以上书目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陆游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