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荆轲

《咏荆轲》

时间: 2025-04-27 02:06:16

诗句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6:16

原文展示:

咏荆轲
作者: 柳宗元 〔唐代〕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白话文翻译:

《咏荆轲》主要表达了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壮举的复杂情感。诗中提到燕国与秦国无法共存,太子被迫投降,描绘了荆轲为复仇而献身的决心和悲壮。荆轲在长时间的思虑后,终于决定用匕首刺杀秦王,但面对突发的局面却犹豫不决,最后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因此丧命。诗的最后提到秦始皇的诡计与权谋,以及历史的误传,表达了对荆轲勇而愚的惋惜。

注释:

  • 燕秦不两立:指燕国与秦国之间的敌对关系,无法共存。
  • 太子已为虞:燕国太子已被俘,成为秦国的囚徒。
  • 千金奉短计:指用重金来酬谢荆轲的计划,却是短视的。
  • 匕首荆卿趋:荆轲是指荆卿,趋近秦王意图刺杀。
  • 朔风动易水:指荆轲在易水河边出发,象征着决心与悲壮。
  • 按剑赫凭怒:描述荆轲愤怒而握剑的情景,表现出他的英雄气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宗元,号柳河,唐代文学家,散文家,诗人。其作品以思考深邃、词句清新见称,尤其在古文运动中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和社会不安的时期,诗人借古讽今,通过荆轲的故事反映对时局的不满和对英雄气概的追慕,同时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咏荆轲》是一首充满英雄气概的诗,柳宗元通过荆轲这一历史人物,表现了对忠诚与勇气的追求,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悲叹。诗中描绘的情景生动,情感真挚,尤其是描写荆轲在面对重大决策时的犹豫,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紧张的气氛。诗的开头便将观众带入了燕国与秦国的对峙中,紧接着荆轲的决绝与不屈,直至最后的悲剧收场,令人感慨万千。在历史的长河中,荆轲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刺客,更是一个为理想而斗争的典范。通过对荆轲的描写,诗人也在反思英雄的定义,以及在巨大的历史压力下个体的无力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燕秦不两立:表明燕国与秦国的敌对关系。
    • 太子已为虞:暗示国家的悲剧,太子被俘。
    • 千金奉短计:指荆轲的刺杀计划虽然得到了重金支持,但却是短视之举。
    • 匕首荆卿趋:荆轲决心刺杀秦王,显示出他的勇气。
    • 穷年徇所欲:表现出荆轲的执念与决绝。
    • 兵势且见屠:暗示战争的残酷。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虹吐白日”用长虹比喻荆轲的壮志。
    • 拟人:将风雷描述为助力,表现出英雄的壮阔气势。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荆轲的故事,探讨了忠诚与勇气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复杂与英雄的悲剧命运。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匕首:象征着荆轲的勇气与决心。
    • 易水:象征着悲壮的决心与不可逆转的命运。
    • 长虹:象征着壮丽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荆轲刺杀秦王的地点是?

    • A. 长安
    • B. 易水
    • C. 燕都
    • D. 秦宫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荆轲的匕首象征着他的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慈父断子首”是指荆轲的父亲对他的期望。(对/错)

答案

  1. B
  2. 勇气,决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刺秦王》:其他诗人对荆轲故事的不同演绎。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英雄情怀。

诗词对比

  • 比较柳宗元与李白在英雄主义的表达上,两者虽有不同风格,但都展现了对忠诚与勇气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荆轲刺秦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马得閒幽居客至韵 比同彦平谒希颜千里昆仲千里留醉短项翁彦平 野眺 其二 野眺 其一 闻冯柳东登府乞休归里 初抵延长 其二 述怀 其二 述怀 其一 暑夕谭西屏刘梦星见过 题滕王阁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浮花浪蕊 肃柬 門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削头 泰元 治国安民 屮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向阳花木 趾踵相错 绍衣 洪钧 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因地而制流 氏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