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

《点绛唇》

时间: 2025-05-10 10:19:00

诗句

片语幽香,无端都向心头结。

乍来还别,蓦地灯花灭。

夜寂风寒,低诉邻家笛。

清商惚,为谁吹彻,一曲蛾眉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9:00

点绛唇

作者: 胡云飞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片语幽香,无端都向心头结。乍来还别,蓦地灯花灭。夜寂风寒,低诉邻家笛。清商惚,为谁吹彻,一曲蛾眉月。

白话文翻译:

片片幽香,毫无缘由地缠绕在心头。刚刚相聚又匆匆离别,忽然灯火暗灭。夜深人静,寒风凛冽,轻声诉说着邻家笛声。清丽的音乐,究竟是为谁奏响,一曲动人的蛾眉月。

注释:

  • 片语幽香: 细微的香气。
  • 无端: 没有理由。
  • 灯花灭: 灯光熄灭。
  • 邻家笛: 邻居吹奏的笛子。
  • 清商惚: 清丽的乐曲。
  • 蛾眉月: 形容月亮的美丽,常用以比喻女子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云飞,现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运用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在某个静谧的夜晚,心中对别离之感的沉思与感慨。

诗歌鉴赏:

《点绛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通过幽香、灯光、风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惆怅的氛围。诗的开头“片语幽香,无端都向心头结”,让人感受到那种似有若无的情感缠绕,似乎在述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思念。接下来的“乍来还别,蓦地灯花灭”,则瞬间将读者带入了短暂相聚之后的惆怅与失落,灯火的熄灭象征着温暖的瞬间消逝。
“夜寂风寒”则进一步加强了孤寂的情感,寒风中隐隐传来的邻家的笛声,仿佛是对孤独的低诉,令人感到几分凄凉。最后一句“清商惚,为谁吹彻,一曲蛾眉月”,既是对美好音乐的赞美,也引出了对心中人儿的思念,蛾眉月让人联想到月下的女子,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令人感触颇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片语幽香: 表达了一种淡淡的香气,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无端都向心头结: 香气无故缠绕,暗示思念之情。
    • 乍来还别: 突然的相聚与离别,强调时间的短暂。
    • 蓦地灯花灭: 照明的突然熄灭,象征着温暖的消逝。
    • 夜寂风寒: 深夜的寒冷,增加了孤独感。
    • 低诉邻家笛: 隔壁的笛声如同诉说心事,传达了对孤独的感受。
    • 清商惚: 轻柔的音乐迷醉了人心。
    • 为谁吹彻: 质疑音乐是为谁而奏,暗含对心中人的思念。
    • 一曲蛾眉月: 美丽的月亮和女子的意象交融,寓意着美好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 “蛾眉月”比喻美丽的女子。
    • 拟人: 风寒似乎在低诉,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孤独与思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伤,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 幽香: 代表美好的回忆和感情的缠绵。
  • 灯火: 象征温暖与希望的消逝。
  • 笛声: 传递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蛾眉月: 美丽的象征,代表心中理想的伴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乍来还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惆怅
    • C. 忧伤
  2. “清商惚”中的“商”指的是?

    • A. 商人
    • B. 乐曲
    • C. 商量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 诗词对比:

    • 比较《点绛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如梦令》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波动,而《点绛唇》则通过自然景象与音乐来烘托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现代诗人胡云飞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江南春 江南春 江南春 江南春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五十三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五十二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五十一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五十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四十九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四十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技之善 饮灰洗胃 包含危的成语 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幽晦 诲淫诲盗 包含懒的成语 局勇 单耳刀的字 牛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平起平坐 心不在焉 青字旁的字 豁然开朗 四点底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历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