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6:23
老来何与青春事,
闲处方知白日长。
自恨乞身今未得,
齿牙浮动鬓苍浪。
到了老年,如何能与青春之事相提并论呢?
在闲暇之处,才明白白天是多么的漫长。
我自怨自恨,至今仍未能得到想要的生活,
牙齿浮动,鬓发苍苍,岁月如浪潮般袭来。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对老年与青春的对比,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未能实现的遗憾。这种情感在中国古诗中常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吟先生,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文学上尤其擅长诗、词、文,倡导古文运动,推崇简洁明了的文风。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这首诗创作于欧阳修晚年,反映了他对自己人生的回顾与思考。在经历了官场的风云与个人的起伏后,他在斋宫的闲暇时光中,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与对青春的怀念。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的深刻感慨。开篇以“老来何与青春事”道出老年与青春之间的不可比拟,直接引入主题,令人深思。接着,诗人通过“闲处方知白日长”描绘了在闲暇时光中对时间的细腻感受,时间在年轻时似乎过得飞快,而在老年时却显得漫长而无奈。接下来的“自恨乞身今未得”则流露出对未能实现理想生活的自责,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悔恨之情。最后一句“齿牙浮动鬓苍浪”以生动的形象总结了衰老的无奈,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具有很强的抒情性。诗中通过对比手法,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老年与青春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的感叹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透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老来何与青春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老年的接受
C. 对时间的无奈
D. 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闲处方知白日长”意指什么?
A. 忙碌的生活
B. 时间的漫长
C. 青春的短暂
D. 回忆的美好
“齿牙浮动鬓苍浪”中的“苍浪”指的是什么?
A. 白发
B. 时间
C. 生活
D. 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