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合欢芍药

《合欢芍药》

时间: 2025-07-27 22:56:08

诗句

薰风对坼香心破,浩露双滋粉面新。

油壁车中同载女,菱花鉴里并妆人。

皇英帝子锺遗艳,琬琰宫姬托后身。

谁道独呈芳瑞晚,也胜常调牧丹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56:08

原文展示:

合欢芍药
作者: 穆修 〔宋代〕

薰风对坼香心破,
浩露双滋粉面新。
油壁车中同载女,
菱花鉴里并妆人。
皇英帝子锺遗艳,
琬琰宫姬托后身。
谁道独呈芳瑞晚,
也胜常调牧丹春。

白话文翻译:

温暖的春风轻柔地拂过,撩动了花香,让人心醉。晨露滋润了娇嫩的花瓣,显得更加鲜艳。油光闪闪的车中坐着美丽的女子,镜中映出她妆容的倩影。
皇英与帝子的美丽,传承了昔日的艳丽;而宫里的琬琰姬也寄托了后来的情感。
谁说花朵在晚春时节才会绽放芳香呢?其实它的美丽能够超越常见的春花,宛如那牧丹般的芬芳。

注释:

字词注释:

  • 薰风:温暖的春风。
  • 对坼:相对而立,形容花香撩动心弦。
  • 浩露:清晨的露水,滋润花瓣。
  • 油壁车:古代豪华的车子,车壁光润如油。
  • 菱花鉴:古代一种装饰的镜子,像菱形一样。
  • 皇英、帝子:指古代美丽的女子,皇英指的是皇帝的美女,帝子指的是帝王的女儿。
  • 琬琰宫姬:出自古代神话的美丽女子,象征着高贵与典雅。
  • 芳瑞:花香的象征,瑞气也有吉祥之意。
  • 牧丹春:指常见的春花,象征着繁华。

典故解析:

  • 皇英、帝子:出自古代传说,常被用来指代美丽的女子,说明诗人对美的追求与赞美。
  • 琬琰:代表美好的事物,象征着高贵与典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穆修,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日,诗人受春风与花香的启发,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合欢芍药》是一首充满生机与青春气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花卉的芬芳。开篇的“薰风对坼香心破”,以温暖的春风唤醒了内心的感受,营造出一种柔和而浪漫的气氛。接着“浩露双滋粉面新”则以清晨的露水润泽花瓣,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在描写美人的部分,诗人通过“油壁车中同载女,菱花鉴里并妆人”,将女子的美丽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突显了女性的优雅与妩媚。诗中提到的“皇英帝子锺遗艳”,以及“琬琰宫姬托后身”,不仅传达了对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化中对女性美的崇尚。

最后两句“谁道独呈芳瑞晚,也胜常调牧丹春”,则是对初春花卉的反思与肯定,表达了在不同的时节也有不同的美,强调了生命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薰风对坼香心破:春风轻拂,撩动人心的花香。
  2. 浩露双滋粉面新:晨露滋润花瓣,显得娇嫩动人。
  3. 油壁车中同载女:华丽的车中坐着女子,展现美丽的身影。
  4. 菱花鉴里并妆人:镜中映出她的妆容,增添了一份雅致。
  5. 皇英帝子锺遗艳:传承了古代美人的光彩。
  6. 琬琰宫姬托后身:高贵的女子寄托了后世的情感。
  7. 谁道独呈芳瑞晚:质疑花儿晚春才有芳香。
  8. 也胜常调牧丹春:强调它的美丽超越了常见的春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香与心情相连,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油壁车中”与“菱花鉴里”,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拟人:赋予花朵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丽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视,强调了生命的多样性与美丽的永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薰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浩露:代表着清晨的纯净与新生。
  • 油壁车:象征着富贵与优雅。
  • 菱花鉴:象征着美丽与自我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薰风对坼”中“薰风”指的是什么? A. 寒风
    B. 春风
    C. 秋风
    D. 夏风

  2. “菱花鉴里并妆人”中的“菱花鉴”最可能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镜子
    C. 一种车
    D. 一种饮品

  3.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战争的反思
    C. 对美的赞美与生命的思考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在《春晓》中,孟浩然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表现春天的气息,强调自然界的生机;而穆修的《合欢芍药》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春天的美丽与人性的深刻。两者都赞美自然,但表现的方式与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人三桥 送韩子华 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 白发丧女师作 琅琊山六题·班春亭 阮郎归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和景仁试明经大义多不通有感 奉使契丹道中答刘原父桑乾河见寄之作 春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憬的词语有哪些 以泽量尸 弥日累夜 齒字旁的字 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出于无奈 亠字旁的字 仙材 御寒 生字旁的字 弃恶从善 身轻体健 五猖 斧结尾的成语 包含畤的词语有哪些 引虎入室 衬饭 面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