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寺楼月夜醉中戏作

《寺楼月夜醉中戏作》

时间: 2025-08-07 17:58:34

诗句

水精盏映碧琳腴,月下泠泠看似无。

此酒定从何处得,判知不是文君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7:58:34

原文展示:

水精盏映碧琳腴,月下泠泠看似无。
此酒定从何处得,判知不是文君垆。

白话文翻译:

在水晶酒杯的映衬下,碧绿的酒液显得格外丰盈,
在明亮的月光下,酒杯轻轻晃动,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的负担。
这酒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可以判断,这酒肯定不是出自于那位文君的酒坛。

注释:

  • 水精盏: 用水晶制成的酒杯,象征着清澈和珍贵。
  • 映碧琳腴: 碧琳指的是碧绿的酒液,腴则是丰盈的意思,这里形容酒的颜色和丰盈的状态。
  • 泠泠: 形容清澈的声音或水流声,常用于描绘柔和安静的夜晚气氛。
  • 文君垆: 指的是汉代的著名才女王嫱(文君),她的酒坛因其才情和酒品而著称。这里用来比喻传统名酒。

典故解析:

  • 文君: 指的是王嫱,她因其才华横溢和酿酒技艺而闻名,常被后人用作美酒的代名词。在古代文化中,文人雅士常以美酒相聚,诗人通过提及她的酒坛,暗示自己所饮之酒不同于名贵之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咏史抒怀、山水田园诗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创作背景:

《寺楼月夜醉中戏作》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月夜酒兴之下,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此时正值南宋国势衰微,陆游的爱国情怀在酒中愈发显露。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月夜独酌时的心境,透过水晶酒杯映射出的酒色,传达出一种清晰而丰盈的感觉。首句以“水精盏”引入,既显示出酒的珍贵,又营造出清幽的夜晚景致。接下来的“月下泠泠”,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宁静与祥和。然而,随着对酒来源的思考,诗人心中却隐隐流露出一丝失落和惆怅。后两句通过对比,明确指出所饮之酒与文君的酒坛不同,暗示社会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无奈。整首诗在轻松的表象下,蕴含着诗人对历史、对故国的深切思索,表现出一种既喜悦又忧伤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精盏映碧琳腴: 在水晶酒杯的映衬下,碧绿的酒液显得丰盈,突出酒的色泽和清澈。
  2. 月下泠泠看似无: 月光下酒杯轻轻晃动,酒液清澈,似乎无忧无虑,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此酒定从何处得: 表达诗人对酒来源的疑问,反映出他对美酒的珍视与思考。
  4. 判知不是文君垆: 通过对比,表达对传统美酒的怀念与失落,暗示当今的酒不如昔日的佳酿。

修辞手法:

  • 比喻: “水精盏”比喻珍贵的酒杯,提升了酒的价值感。
  • 对仗: 诗中“水精盏”与“月下泠泠”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酒杯在月光下的轻晃,赋予其生命的活力,增添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酒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展现了一种既享受又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晶酒杯: 象征着清澈与珍贵,代表诗人对美酒的追求。
  • 月光: 常用作抒情的意象,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 碧绿酒液: 象征生机与丰盈,展现饮酒的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文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王嫱
    • B. 李清照
    • C. 杜甫
  2.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忧愤
    • B. 喜悦与惆怅
    • C. 轻松
  3. “水精盏”象征了什么?

    • A. 普通酒杯
    • B. 珍贵的酒杯
    • C. 破旧的酒器

答案:

  1. A. 王嫱
  2. B. 喜悦与惆怅
  3. B. 珍贵的酒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陆游的《寺楼月夜醉中戏作》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以月光和酒为主题,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对现实的思索与忧伤,后者则充满了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意境上形成对照,分别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和人生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踏莎行 鹧鸪天 鹧鸪天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乌夜啼(西湖) 乌夜啼 乌夜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闲伴 鸡鸣戒旦 投足 隹字旁的字 衰裳 韦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浮湛连蹇 门字框的字 恩甚怨生 感寓 脸结尾的成语 刺请 自字旁的字 尽其所能 摩肩接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