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1:04
古驿湘潭道,只家松竹林。
山连梅外远,春入柳边深。
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
貂裘嗟已敝,犹怯老寒侵。
这条古老的驿道通往湘潭,路旁只有松树和竹林。
远处的山峦连绵,梅花在山外盛开,春天的气息深入柳树边。
虽然出征的骑兵在晴空下欢欣鼓舞,但耕作的农夫却长久盼望着阴天。
我穿着的貂皮大衣已经磨损,依然畏惧寒冷侵袭。
“湘潭”指的是湖南省的湘潭市,历史上是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地区。诗中提到的“征骑”与“耕犁”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安定之间的矛盾。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农民生计艰难,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农人辛劳的同情。
《行湘潭道》以优美的自然景观描绘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湘潭美丽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古驿、松竹、梅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幽远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变迁的感慨。特别是“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一句,既表现了士兵在战场上的欢愉,也暗含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关怀。最后一句“貂裘嗟已敝,犹怯老寒侵”则传达出一种对岁月流逝与自然寒冷的无奈,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真实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比如“征骑”和“耕犁”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人生的无常与对生活的感怀,传达出一种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主要自然意象有哪些?
a. 松竹
b. 梅花
c. 柳树
d. 以上所有
“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这句表现了什么样的对比?
a. 士兵的欢愉与农民的期望
b. 春天的美丽与秋天的萧瑟
c. 自然的宁静与城市的喧嚣
d. 诗人的富裕与贫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