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6:10
《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
作者:欧阳修
踪迹本羁单,登门二十年。
平生任愚拙,自进耻因缘。
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
凋零谷友,惟悴鴈池边。
忽忽良时失,区区俗虑阗。
公斋每偷暇,师席屡攻坚。
善诲常无倦,余谈亦可编。
仰高虽莫及,希骥岂非贤。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平的反思和对友人的感激。诗人承认自己一生在外漂泊,已经二十年未曾归家;虽然自己愚笨,但仍然努力追求进步,感到羞愧。经历了许多忧愁,身心疲惫,虽仍旧勉力向前。朋友们逐渐凋零,只有在鴈池旁的孤独。在喧嚣的世俗中,良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逝。作者在公堂上常常偷得闲暇,向老师请教,努力攻克难题。老师的教诲总是耐心周到,且自己的谈论也可以汇编成书。虽然仰望高人自己无法企及,但与优秀者相交也算是幸事。报国的理想如同乖戾的愿望,宁愿归田耕作也不愿追逐功名。希望自己不辜负知己的期待,不愿为了名利而迁移。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以散文和诗歌著称,倡导“文以载道”,在诗歌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欧阳修在被太傅相公赠诗之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感谢,同时也是对自身历程的回顾,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是欧阳修在友人赠诗后回应的作品,整首诗语调沉郁,情感真挚。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淡然,反映出诗人经历的孤独与疲惫。开篇以“踪迹本羁单”引入,直接点出自己二十年的漂泊生涯,接着表达了自己对愚笨的自省与羞愧,显示出对自我价值的审视。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展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仍然不放弃努力。这种坚韧的精神让人感到钦佩。接着提到“凋零谷友,惟悴鴈池边”,不仅道出了朋友的离去之痛,也折射出人生无常的哲理。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为深刻,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看淡和对理想归隐生活的向往。特别是“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这里展现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个人理想的矛盾,最终选择宁静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他对知己的重视和对名利的拒绝。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情感真挚而含蓄,显示了欧阳修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诗人在自我反省中,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欧阳修在诗中提到自己漂泊了多少年?
在诗中,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善诲常无倦”中“善诲”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