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二首

《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二首》

时间: 2025-04-30 15:21:29

诗句

书殿宫臣宠并叨,不同憔悴返渔樵。

无穷兴味闲中得,强半光阴醉里销。

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过溪桥。

犹须五物称居士,不及颜回饮一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1:29

原文展示:

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二首
欧阳修

书殿宫臣宠并叨,不同憔悴返渔樵。
无穷兴味闲中得,强半光阴醉里销。
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过溪桥。
犹须五物称居士,不及颜回饮一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感慨。他说自己虽然身处书殿,受到宫廷的宠爱,但内心却感到疲惫和憔悴,向往渔樵的悠闲生活。无尽的乐趣是在闲暇中获得的,诗人感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醉酒中消磨。静静地爱着竹林,偶尔前往乡间的小寺庙,独自寻找春天,偶尔路过小溪的桥。即便有五样东西可以称作居士(即隐士),但与颜回只饮一瓢水的闲适生活相比,还是无法相比的。

注释:

  • 书殿:指皇宫中的书房或书房中的文官。
  • 憔悴:形容疲惫、消瘦的样子。
  • 渔樵:指渔民和樵夫,象征一种朴素的生活。
  • 无穷兴味:无尽的乐趣。
  • 强半光阴:大部分的时间。
  • 五物:指道教的五种重要的修行要素,通常包括“无为、清静、寡欲、知足、知止”。
  • 颜回:孔子的学生,以其淡泊明志而著称,常被用来象征隐士生活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在诗词、散文、古文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特别以古文运动而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欧阳修晚年,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在宋代,官员的生活往往充满了权力斗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诗中所描绘的渔樵生活则代表了一种简单、宁静的理想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欧阳修对隐居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感受。诗的开头以“书殿宫臣宠并叨”引入,表达了他在官场中的身份和地位。然而,紧接着的“不同憔悴返渔樵”则显示出他内心的疲惫与向往,渔樵生活的简单与自在是他所渴望的。

“无穷兴味闲中得,强半光阴醉里销”中,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酒醉生活的迷恋,在闲暇中获得的乐趣,似乎比官场的权谋更让他心醉神迷。这里展现了诗人反叛世俗的情怀,寻求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

后半部分的“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过溪桥”描绘了他在田园中寻求宁静的生活图景,竹子与小寺庙的意象传达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最后一句“犹须五物称居士,不及颜回饮一瓢”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自嘲,颜回以其淡泊名利而著称,诗人认为即便有道教的五样修行要素,也不如颜回那样的随意与从容。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书殿宫臣宠并叨:身处官场,受到宠爱,但内心却感到疲惫。
  2. 不同憔悴返渔樵:与渔樵的简单生活相比,自己显得憔悴。
  3. 无穷兴味闲中得:在闲暇中体会到无尽的乐趣。
  4. 强半光阴醉里销:大部分时间都在酒醉中度过。
  5. 静爱竹时来野寺:静静地爱着竹林,偶尔去乡间的寺庙。
  6. 独寻春偶过溪桥:独自寻找春天,偶尔路过小溪的桥。
  7. 犹须五物称居士:即使有五样东西可以称为居士。
  8. 不及颜回饮一瓢:也比不上颜回饮水的简单与自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官场生活和隐逸生活的对比,突显诗人的内心矛盾。
  • 意象:竹、寺庙、小溪等意象传达出宁静的自然美。
  • 自嘲:最后一句以自嘲的方式表现了诗人的无奈和自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官场生活的厌倦,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己现状的反思。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清雅,代表诗人内心的宁静。
  • 野寺:象征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宗教和自然的向往。
  • 溪桥:象征着人生旅途的简单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欧阳修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元代
  2. 诗中提到的“颜回”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子学生
    • B. 孔子学生
    • C. 道教人物
    • D. 诗人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兴奋
    • B. 厌倦
    • C. 悲伤
    • D. 喜悦

答案:

  1. B. 宋代
  2. B. 孔子学生
  3. B. 厌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景。
  • 王维《鹿柴》:体现了自然与隐逸的主题。

诗词对比:

  • 陶渊明 vs. 欧阳修
    • 二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强调自然之美,而欧阳修则融合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通过这些分析与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欧阳修的这首诗及其在古诗词中的地位与价值。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相见欢 题王文孺臞庵 卜算子·竹里一枝梅 减字木兰花(政和癸巳) 生查子(赠陈宋邻) 鹧鸪天(老妻生日) 鹧鸪天 鹊桥仙·合巹风流 点绛唇 蝶恋花 其一 和曾端伯使君,用李久善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尸字头的字 磨盾之暇 衣赭关木 跑马楼 回肠荡气 曰字旁的字 斩钉截铁 爻字旁的字 告宁 同旁内角 脗合 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能征敢战 楼堂馆所 包含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