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0:47
东斋
作者: 陆游 〔宋代〕
著脚红尘已恨深,
便应毕世住山林。
贵人自作宣明面,
老子曾闻正始音。
议论坐狂当永弃,
簿书缘病复难任。
东斋幽寂凭谁画,
开幔床横一素琴。
已深陷红尘之中,心中满是遗憾,
所以应当终身隐居于山林。
那些贵人自以为是地装模作样,
我曾听说过老子的正始之音。
对于那些议论纷纷的人,我决定永远抛弃他们,
因身体欠佳,无法再去处理账簿。
东斋的幽静,凭谁来描绘呢?
打开帐幔,床上横放着一张素琴。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的理想、情感与国家的命运,风格豪放,兼具细腻与刚烈。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北朝的动荡,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他的作品中常有体现。
《东斋》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其身心疲惫之时。诗人因政治失意、身患疾病,逐渐倾向于山林隐居生活,渴望远离世俗纷争,希望能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东斋》是一首极具个人情感的诗作,表现了陆游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直言已深陷红尘,内心充满了对世俗生活的遗憾与不满,这种情感与许多文人墨客在面对纷扰的社会时所产生的共鸣相契合。转而他提出了隐居的选择,体现了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诗中提到“贵人自作宣明面”,揭示了社会上那些伪善的风气,诗人对此深感反感。而“老子曾闻正始音”则体现了他的哲学追求,向往道家的平和与自然。
后半部分的“东斋幽寂凭谁画”表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奈,东斋的幽静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询问,谁能理解他内心的孤独与寂静?最后以“开幔床横一素琴”结尾,素琴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艺术的追求,暗示着一种隐居生活的理想。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与意象的交替中,呈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深刻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以隐居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中的“红尘”指的是什么?
陆游在诗中提到的“贵人”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素琴”象征着?
答案:
《东斋》(陆游) vs 《山中留客》(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