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5:21
骅骝争道渺翩翩,
谁遗风尘失壮年。
四壁旧闻悬磬宅,
一囊今有卖书钱。
淋浪别酒青灯夜,
灭没孤帆落照边。
想得还家过春半,
故都乔木满苍烟。
这首诗描绘了骏马疾驰的景象,似乎在争先恐后,然而在这渺小的道路上,谁又在岁月的风尘中失去了壮年呢?四面墙壁上挂着旧日的磬声,显得格外萧瑟。如今我口袋里只有一些卖书的钱。夜晚在青灯下喝着别酒,独自一人,船只在落日余晖中渐行渐远。回想起回家的时候正值春光明媚,故乡的乔木已经被苍烟所笼罩。
本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骅骝”和“孤帆”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骅骝象征着青春和活力,而孤帆则代表孤独的旅程。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允中,号“天问”,金朝末年著名的诗人、词人和学者。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好问的晚年,正值金朝衰落,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此感到深深的惆怅和无奈。诗中表达了对过往青春的追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送辅之仲庸还大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骏马奔腾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用“骅骝争道渺翩翩”展现出一种动感,仿佛在说即使骏马再快,人生的路途依旧渺小,时间的流逝无情,无法挽回。接着,诗人提到“谁遗风尘失壮年”,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失落。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旧闻悬磬宅”和“一囊今有卖书钱”,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窘迫与困惑,似乎在反映世事变迁与个人境遇的对比。而后面的“淋浪别酒青灯夜”,则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沉思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诗人想象着回到故乡的情景,“故都乔木满苍烟”,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之情。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青春流逝、生活困顿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对时间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骅骝”象征什么?
A. 年龄
B. 青春与活力
C. 乡愁
D. 孤独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A. 青灯
B. 四壁旧闻
C. 乔木满苍烟
D. 孤帆
诗中提到的“卖书钱”反映了什么?
A. 诗人的富有
B. 诗人的贫困
C. 诗人的豪情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