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梦横塘 丙寅九日得蕙风师闺中归榇道场山讯

《梦横塘 丙寅九日得蕙风师闺中归榇道场山讯》

时间: 2025-05-07 22:50:41

诗句

轴帘霜紧,刬石烟疏,望中生怕秋色。

老柳斜阳,向院落层阴如织。

雁际云遥,桑边鬓减,不辞轻掷。

嫩琼钩静掩,绿绮长闲,金井外,无消息。

清魂楚些难招,剩黄花素水,为酹寒碧。

点检西风,行吟路旧游应识。

似深浅修眉画里。

残碣空山忍谁忆。

寸蜡消磨,天涯憔悴,凭阑愁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0:41

原文展示:

轴帘霜紧,刬石烟疏,望中生怕秋色。
老柳斜阳,向院落层阴如织。
雁际云遥,桑边鬓减,不辞轻掷。
嫩琼钩静掩,绿绮长闲,金井外,无消息。
清魂楚些难招,剩黄花素水,为酹寒碧。
点检西风,行吟路旧游应识。
似深浅修眉画里。
残碣空山忍谁忆。
寸蜡消磨,天涯憔悴,凭阑愁绝。

白话文翻译:

秋霜紧紧地拉住帘子,石头上的烟雾稀疏,望着远方不由得害怕秋色的到来。
老柳树在斜阳下,向院落洒下如织的阴影。
雁群划过遥远的天空,桑树边的鬓发渐渐稀疏,不再轻易地浪费。
嫩绿的钩子静静地遮掩,绿绮长袍悠闲地垂在金井外,没有任何消息。
清幽的魂魄已难以召回,剩下的只是黄花与素水,来为这寒碧一酹。
检查着西风,旧游的路途应该还记得。
似乎深浅的修眉就藏在画里。
残留的碣石与空山,谁还会去忆起?
蜡烛一点一滴地消磨,天涯的憔悴,凭栏而立,愁肠寸断。

注释:

字词注释

  • 轴帘:指挂帘的样式。
  • 刬(chǎn)石:指地面石头的状态。
  • 鬓减:鬓发稀少。
  • 嫩琼钩:指纤细的装饰。
  • 金井:古时的井,意指富贵或清雅的地方。
  • 寒碧:指寒冷的水色。

典故解析

  • “残碣空山”:典故出自于对孤独和遗忘的感慨,表达人生的无常与思念的重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字铭之,号云谷,近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丙寅年九月,正值秋季,作者在探望友人后,回到道场山,感怀时光流逝,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梦横塘》是一首充满浓厚秋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秋季时节的感伤与思绪。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作者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孤独,老柳、雁阵、黄花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又悲凉的画面。诗中“清魂楚些难招”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失落感,似乎在揭示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孤独。此外,西风的描写与旧游的联想,增强了诗的怀旧情怀,展现了人对过往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轴帘霜紧:描绘寒冷的秋季,氛围压抑。
  2. 刬石烟疏: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显得清冷。
  3. 望中生怕秋色:表达对秋天来临的恐惧与无奈。
  4. 老柳斜阳:老柳树在夕阳下的影子,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5. 雁际云遥:雁群在云中飞越,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6. 桑边鬓减: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7. 不辞轻掷:不再轻易抛弃情感。
  8. 嫩琼钩静掩:描绘宁静的环境,形成对比。
  9. 清魂楚些难招:思念已久的清幽之魂难以召回。
  10. 剩黄花素水:象征孤独与失落。
  11. 点检西风:回忆往昔旅行的情境。
  12. 行吟路旧游应识:提到旧游,唤起内心的回忆。
  13. 似深浅修眉画里:深浅的眉眼如画,增添了艺术感。
  14. 残碣空山忍谁忆:孤独的景象,令人感到凄凉。
  15. 寸蜡消磨:时间的流逝。
  16. 天涯憔悴:人生的无奈与寂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魂楚些难招”比喻对往昔的追忆。
  • 拟人:如“西风”赋予了风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雁际云遥”与“桑边鬓减”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慨,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友人离散的惆怅心情,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柳:象征衰老与时光流逝。
  • :象征离别与思乡。
  • 黄花:代表孤独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柳”主要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衰老
    • C. 春天
    • D. 繁华
  2. 诗中“清魂楚些难招”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愤怒
    • D. 幸福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爱情
    • B. 时间与孤独
    • C. 战争
    • D.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赵尊岳的《梦横塘》更为个人化,更多地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杜甫则通过国事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暮秋闻雁 千秋岁 寿外姑 春日途中 点绛唇 贺四十五舅授室四阕 其四 又和前韵十首 水调歌头·天下伟人物 上湖南孙漕四首 送湖南张仓解官还建昌九首 挽宋知县刚仲二首 酬罗季康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繁荣昌盛 上套 凌侮 两点水的字 眉头眼后 琼开头的成语 旡字旁的字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眦睚杀人 包含续的成语 米字旁的字 无动于衷 烟炎张天 非字旁的字 时刻表 疣赘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