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1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8:01
青青恁早,占断塘坳,藕花才好抽叶。
峭角铦棱,浑不怕游鱼偷齧。
蟹舍儿童,渔村小妇,夕阳争割。
泛鲜船水市,柳担筱筐,长挑去烟垞末。
柔葱剥褪红衣,伴玲珑玉节,除我消渴。
伏里先尝,又那待秋风八月。
须剩取霜前一半,留与轻桡采香妾。
就买缸边,炊来橹后,记还家时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晨的塘边景象,青葱的荷花刚刚开放,正好适合抽取嫩叶。岸边峭拔的角石,毫不惧怕鱼儿来啃噬。孩子们在蟹舍玩耍,渔村的小妇女们在夕阳下忙于收割。小船在水市上轻轻荡漾,柳枝上挂着竹筐,挑着烟垞归家。柔嫩的葱翠剥去红衣,伴随着玲珑的玉节,解了我心中的渴望。先在水里试尝,何必等到秋风八月?应该留一半给轻舟采香的妾侍。在缸边买些,炊烟升起后,记得回家的时节。
作者介绍:龚翔麟(约1642-1718),字子云,号天池,清代诗人。其诗风清丽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龚翔麟生活在清初,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时代。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与乡村生活,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与对人世的观察。
《梦横塘 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晨塘边的生机与自然之美。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荷花、游鱼、蟹舍、夕阳下的渔村,构建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青葱的植物与游动的生物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诗人不仅描写了自然景物,还通过细节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孩子们的嬉戏、小妇女们的工作,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诗中“柔葱剥褪红衣,伴玲珑玉节,除我消渴”一联,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象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期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恬静、自然的田园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柔葱剥褪红衣,伴玲珑玉节”使用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体现了清新、自然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藕花”象征着什么? A) 纯洁 B) 苦涩 C) 忍耐 D) 富贵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象? A) 高山 B) 河流 C) 水塘 D) 沙漠
诗中“夕阳争割”指的是谁在忙碌? A) 孩子 B) 渔村小妇 C) 诗人 D) 游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