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3:39
发阆州 其二
木奴夭矫二十里,大似盘龙趋桂林。
中人薄暑遽如许,觅树依凉无好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二十里长的树林像一条盘旋的龙,蜿蜒而去,仿佛在朝桂林奔腾。诗人感叹,即使在如此炎热的夏日,行人也只能在树下寻找一丝凉意,却难得找到一个合适的阴凉处。
洪咨夔,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见长。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受到了文人们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影响,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本诗创作于盛夏时节,诗人可能在游历阆州时,感受到沿途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夏日的酷热,因而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夏日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片二十里长的树林,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夏日的酷热。开头两句以“木奴夭矫”来形容树木的高大挺拔,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接着“盘龙趋桂林”则将树木比作盘旋的龙,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树木的灵动与优雅,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壮丽景观。最后两句转而关注行人的感受,“中人薄暑遽如许,觅树依凉无好阴”则带有些许无奈,炎热的夏天让人倍感疲惫,寻找阴凉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的渴望与依赖。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一种对生活状态的反思。诗人在壮丽的自然面前,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酷暑的感叹,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二十里”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行程 B. 树林的长度 C. 河流的宽度
“盘龙”在诗中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A. 山脉 B. 树木的姿态 C. 河流
诗人对夏天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愉快 B. 无奈与疲惫 C. 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