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1:27
避暑招真观听琴
作者: 黎廷瑞 〔宋代〕
驱车畏火伞,投扇倦风箑。
起行青松径,往就白云榻。
窈窕一壑深,苍苍两岸夹。
玄菟狞爪齿,白龙老鳞甲。
竹树拥青掺,花草霭丛杂。
渺沫洒空岩,冷飚下危峡。
始知忘解带,久坐思御裌。
丹丘逢羽人,瑶琴开宝匣。
古意郁苍茫,秋风淡萧飒。
悲蝉为噫吟,鸣鹤相和答。
岁华坐晼晚,尘路嗟隘狭。
飞仙倘来归,遗我度世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夏季避暑时的心情。驱车出行时,害怕烈日的火伞,扇子摇动着感到倦怠。走上青松环绕的小径,来到白云飘浮的长榻。深邃的山谷幽静而美丽,两边青翠的山岩相夹。深渊中的神秘生物狞恶的爪牙与老龙的鳞甲映入眼帘。竹林树木环绕,花草丛生,气息缭绕。细小的水沫洒落在空中的岩石上,凉爽的风从陡峭的峡谷吹来。渐渐地我忘却了束缚,久坐思绪飞扬。丹丘之上遇见了神仙,瑶琴从宝匣中奏响。古老的意境苍茫无际,秋风轻轻吹拂,显得萧瑟。可悲的蝉在鸣叫,仙鹤在回应。时间慢慢流逝,黄昏时分,尘世的道路显得狭窄。若有飞仙归来,愿将度世的法则遗留给我。
作者介绍: 黎廷瑞,字阐之,号逸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道教思想,风格独特,追求超然的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炎热的夏季,诗人选择避暑之地,希望在自然中获得身心的放松与灵魂的升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
《避暑招真观听琴》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观与道教思想的诗作。诗人在酷暑中驱车出游,途中感受到炎热与疲倦,然而在青松小径与白云长榻的陪伴下,他却逐渐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和束缚。诗中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清凉避暑之地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渴望。尤其是“竹树拥青掺,花草霭丛杂”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繁茂,也寓意了生活的多样和美好。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从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向哲思的升华,表现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诗中的“丹丘逢羽人,瑶琴开宝匣”描绘了与神仙相遇的美好愿景,象征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最终,诗人感叹岁月流逝,渴望从飞仙那里获得超越尘世的智慧与法则。
此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整体而言,诗作既有对现实的思考,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优雅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火伞”指代什么?
“丹丘”指的是: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避暑招真观听琴》的诗意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