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17
负暄吟
作者: 黎廷瑞 〔宋代〕
阴风吹芦花,铺锦满汀洲。
不充赤子襦,露骭寒萧飕。
煌煌扶桑君,悬镜烛隐幽,
恻然冰霜晨,被以绛锦裘。
穷阎一欠伸,僵体回春柔。
天衣难久恋,向晚复下收。
南山拾枯樵,寒夜为衾裯。
灰冷更正长,展转何时休。
东方行且明,小忍君勿忧。
阴冷的风吹动着芦花,铺满了河洲的锦绣。
不再像赤子那样穿着幼稚的襦衣,露出腿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辉煌的太阳君啊,悬挂在天上如同明镜,照亮了幽暗的角落,
我心中无奈,冰霜的清晨,只能用绛色的锦衣来裹住自己。
在这封闭的房间里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僵硬的身体也渐渐变得柔软。
天边的衣衫难以久留,傍晚时分又要收起。
南山上的枯樵在寒夜中为我盖上被褥。
灰冷的火焰越发显得漫长,辗转反侧何时才能停止。
东方的天光渐渐明亮,请你小心安慰,别再忧虑。
“扶桑”在古代诗词中频繁出现,表示太阳的升起,是一种象征光明和希望的意象。诗中提到的“赤子”则强调了生命的纯净和脆弱,形成了与后文冰霜寒冷的对比,突显出自然界的两面性。
作者介绍
黎廷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思考,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负暄吟》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寒冷的无奈,体现了人对自然环境的依存与抗争。
《负暄吟》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诗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的“阴风吹芦花,铺锦满汀洲”便构建了一幅冷峻的自然画面,耳边仿佛能听到风的呜咽,芦花的摇曳,整个场景充满了凄清的气氛。诗人在寒风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透过“露骭寒萧飕”的描写,可以想象到他在寒意中瑟缩的身影。
接下来的“煌煌扶桑君”,则通过阳光的照耀与寒霜的对比,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诗人对阳光的呼唤,仿佛在期待着一缕温暖的光线能够驱散心头的寒意。而“恻然冰霜晨,被以绛锦裘”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忧伤,虽然用锦衣包裹自己,却依然无法抵御内心的寒冷。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以“穷阎一欠伸”展现了内心的挣扎和对舒适的渴望,却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现实的无情中。结尾的“东方行且明,小忍君勿忧”似乎在告诉自己,也在安慰他人,希望在绝望中仍能看到一丝光明。
整首诗在意象上多样而层次分明,情感上深邃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阴风吹芦花,铺锦满汀洲。
寒风吹动着芦花,仿佛将锦绣铺满了河洲,描绘出一种景象的冷清与萧索。
不充赤子襦,露骭寒萧飕。
不再像幼小的孩子那样穿着轻薄的衣衫,腿脚在寒风中暴露,感受到寒意的刺骨。
煌煌扶桑君,悬镜烛隐幽。
辉煌的太阳如同明镜挂在天空,照亮了幽暗的角落,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恻然冰霜晨,被以绛锦裘。
在冰霜的清晨中,心中无奈,只能用绛色的锦衣包裹自己,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和无奈。
穷阎一欠伸,僵体回春柔。
在封闭的房间中懒洋洋地伸展,僵硬的身体渐渐变得柔软,隐喻内心的放松与挣扎。
天衣难久恋,向晚复下收。
轻薄的衣物难以长久依恋,傍晚时分又要收起,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和珍惜。
南山拾枯樵,寒夜为衾裯。
在南山上拾取枯木的樵夫,寒冷的夜晚用这些木柴做成被褥,反映了生活的艰辛。
灰冷更正长,展转何时休。
灰冷的火焰显得漫长,辗转反侧不知何时才能停歇,表现出对生命状态的无奈与迷茫。
东方行且明,小忍君勿忧。
东方的天空逐渐明亮,安慰自己和他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生命的坚持。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命的脆弱和对温暖的渴望,反映了人在自然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奈。同时,诗中也展现了对未来光明的希冀,表达了对生活的坚韧与不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扶桑”指的是:
A. 太阳
B. 明月
C. 星星
D. 山川
“穷阎一欠伸”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愤怒
D. 迷惘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生活的反思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相比于黎廷瑞的《负暄吟》,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多地体现了诗人在历史变迁中的忧患意识。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则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现了个人的豪情与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