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桥月夜

《山桥月夜》

时间: 2025-05-01 01:44:38

诗句

寒声策策琅玕碧,香气浮浮菡萏红。

六月人间苦炎热,独搔残雪月明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4:38

原文展示:

寒声策策琅玕碧,香气浮浮菡萏红。
六月人间苦炎热,独搔残雪月明中。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夜晚,青绿色的琅玕石发出细微的声响,香气四溢的荷花在红色中摇曳。六月的世间酷热难忍,我却独自一人,在月光下抚摸那残留的雪。

注释:

  • 寒声策策:寒冷的声音,策策形容声音细微而清脆。
  • 琅玕碧:琅玕是一种美石,碧指青绿色,象征清冷。
  • 香气浮浮:形容香气轻盈飘荡。
  • 菡萏红:菡萏即荷花,红色形容其花色,表现出夏日的鲜艳。
  • 六月:指农历六月,夏季。
  • 苦炎热:酷热难耐。
  • 独搔:独自抚摸或触碰。
  • 残雪:指依然存在的雪,暗指清凉的感觉。
  • 月明中:在明亮的月光下。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琅玕”与“菡萏”均为中国古代文人所喜用的意象,表现山水自然之美,传达诗人对清凉世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他的诗作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善于表现自然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炎夏时节,诗人在酷热的季节中寻求清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山桥月夜》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现内心情感的诗作。开头的“寒声策策琅玕碧”,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宛如在夜晚的山谷中,微风拂过,带来清脆的声响。而“香气浮浮菡萏红”则用荷花的香气与色彩,描绘出夏日的生机与美丽。诗人在六月这种炎热的时节,感受到周遭的苦闷,却在月光下寻求一种独特的清凉感,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表现了他在烦躁夏季中的一种独特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声策策琅玕碧:通过“寒声”和“琅玕碧”两个意象,描绘出一种清冷的夜晚,琅玕的色彩与寒声形成鲜明对比。
  2. 香气浮浮菡萏红:这里的“香气”和“菡萏”引入了夏季的气息,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美。
  3. 六月人间苦炎热:直接表达了夏季的酷热,增强了前面意象的对比。
  4. 独搔残雪月明中:在月光下,抚摸残雪,形成了凉意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找宁静与清凉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采用了寒冷与炎热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清凉的渴望。
  • 意象:运用了“琅玕”、“菡萏”、“残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雅的自然美。
  • 拟人:香气“浮浮”,赋予了气味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炎热夏季中向往自然清凉、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琅玕:象征清冷与静谧。
  • 菡萏:象征青春与生机。
  • 残雪:象征清凉与怀旧。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声策策”中,“策策”主要形容什么?

    • A. 声音细微
    • B. 声音洪亮
    • C. 声音嘈杂
  2. 诗中提到的“六月”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 A. 秋季
    • B. 炎热的夏季
    • C. 寒冷的冬季
  3. 诗人在月光下“独搔残雪”,这个意象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与清凉
    • B. 热情与喧嚣
    • C. 忧伤与痛苦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同样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情感。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方岳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清凉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方岳及其同时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探讨古典诗词的意象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 题四祖山瀑泉亭 追和牙坡喜雪用王觌韵 点绛唇·竹外梅花 江南道中 南歌子 其四 安丰守章彦辅生日 江城子(和彦时兄) 出合肥北门二首 浣溪沙 秋日游南汰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玉盘 易开头的成语 眇绵 疾裘妒枕 包含乘的成语 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更仆未罄 脱靴磨墨 穷对付 吃里爬外 頁字旁的字 包含营的成语 赤砂 趁势落篷 牛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远邅 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