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8:30
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
作者:周邦彦 〔宋代〕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远岸云收。草绿莲红,映小汀洲。
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
望去帆一派湖光,棹声咿哑橹声柔。
愁窥汴堤细柳,曾舞送莺时,锦缆龙舟。
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
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
正浪吟不觉回桡,水花风叶两悠悠。
用醉意凝视着美景。正值楚地的秋晚,远处的岸边云层散去。草色青青,莲花红艳,映照在小洲上。
芰荷香飘散在鸳鸯栖息的水湾,恨是菱歌惊起了沉睡的鸥鸟。
远望湖面帆影一片,划船的声音轻柔而低沉。
愁绪中偷偷瞥见汴堤的细柳,曾经舞动送行的莺鸟,还有华丽的龙舟。
拥抱着倾国的美人,纤细的腰身和皓洁的牙齿,笑倚在迷人的楼上。
这样一来,五湖的夜月也羞于照耀三十六宫的秋色。
正吟唱着不觉划回,水花和风叶都是悠悠的。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江苏扬州人,北宋著名的词人和音乐家。他的词风典雅、清丽,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婉约的情感。周邦彦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很高的造诣,被誉为“词宗”。
创作背景:
《青房并蒂莲》创作于周邦彦的晚年,正值南宋建立前夕,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周邦彦常怀古情,借古抒怀,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青房并蒂莲》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词作。开篇“醉凝眸”,便引领读者进入一种恍惚的景象之中,诗人以醉意凝视秋晚的楚天,远处的云朵开始散去,暗示着一个清晰而宁静的时刻。接下来的“草绿莲红,映小汀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草地的绿色与红莲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在对景的描绘中,诗人巧妙地融入了感情。通过“芰荷香里鸳鸯浦”,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而“恨菱歌惊起眠鸥”则表现出一种微微的遗憾,暗示着平静生活中的不和谐。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湖面、船帆、柳堤等意象,充满了诗意。其中“愁窥汴堤细柳”一句,深刻传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愁苦。最后几句,“正浪吟不觉回桡,水花风叶两悠悠”,则以诗人的自我沉醉,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厚且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天”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天空?
诗中“愁窥汴堤细柳”的意思是?
“拥倾国纤腰皓齿”中的“倾国”指代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