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5:32
宝鼎现•月夜泛临平湖,同三兄羽阶、潘生云赤、男圣昭赋
作者: 沈谦 〔明代〕
烟涛暗拥,远岫微露,深幽无极。谁忽把纤阿推上,皓彩团团生几席。吹锦烛正徐开画舫,莫奏中流哀笛。喜寂寞鱼龙夜静,上下水天俱碧。宝鼎今日犹争唱,赤乌人尽去无迹。叹尔汝一杯相劝,青盖如烟何处觅。唤不醒醉临春千尺,降作佛奴何益。便痛剪娇娥云髻,怎救胭脂狼藉。词客为欢,且游赏漫辞涓滴。羡沙边鸥鹭,不管人间今昔。露下翠幕轻寒隔。山玉颓无力。拥绣被早是鸡鸣,斗柄垂垂堪摘。
在烟雾缭绕的湖面上,远山隐隐约约,深邃无边。是谁忽然把轻盈的船儿推上水面,皎洁的月光在水面上洒下几许。画舫上点燃的蜡烛缓缓闪亮,别在这中流奏起悲哀的笛声。欣喜的是,夜晚的鱼龙寂静无声,水面和天空都是碧蓝的。今天的宝鼎犹如争唱,赤乌飞去无踪影。叹息着你我相劝一杯,青色的盖子如烟般飘渺,不知何处寻找。唤不醒醉意如春的千尺长河,降为佛前奴仆又有什么益处?便痛苦地剪去娇娥的云髻,怎能拯救那狼藉的胭脂?词客们只为欢娱,且在这游赏中漫谈滴滴细语。羡慕沙边的鸥鹭,不管人间的今昔。露水下轻寒的帷幕隔开,山峦如玉却无力。披着绣被早已是鸡鸣时分,斗柄缓缓下垂,正是可以摘取的时候。
作者介绍:沈谦,明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丰富的意象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聚会,借月夜泛舟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情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
《宝鼎现•月夜泛临平湖》是一首典型的明代诗作,展现出沈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全诗以月夜为背景,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湖面烟波浩渺、远山隐现的美丽景象。开篇用“烟涛暗拥,远岫微露,深幽无极”三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令人陶醉于自然的美丽之中。
接下来,诗人引入了“谁忽把纤阿推上,皓彩团团生几席”,以船上明亮的月光映照着诗人的思绪,展现出夜晚的静谧和温馨。诗中“吹锦烛正徐开画舫,莫奏中流哀笛”一句,既展现了船上的细致场景,也暗含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后半部分则逐渐转向对人生的反思,特别是“叹尔汝一杯相劝,青盖如烟何处觅”。此句表达了对友人之间情感的珍惜与劝酒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几句“便痛剪娇娥云髻,怎救胭脂狼藉”,则是对美好事物失去后的无奈,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沈谦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时光无情的感叹,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烟涛暗拥”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A. 清晨的湖面
B. 夜晚的湖面
C. 白天的山川
“青盖如烟”中的“青盖”指的是什么?
A. 酒的盖子
B. 船的帆
C. 月亮
诗人对友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态度?
A. 冷漠
B. 珍惜
C. 忘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