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9:54
春光好 送别
作者: 葛宜 〔清代〕
梅叶放,桃花明。正啼莺。无奈扁舟君欲行。几含情。愁深不日不月,春寒乍雨乍晴。南北东西芳草路,忍青青。
春光明媚,梅花的叶子已经展开,桃花也在灿烂绽放,正是黄莺啼鸣的时节。然而让人无奈的是,您即将踏上扁舟离去,心中满含情意。愁苦深重,日月仿佛都不再分明,春寒乍暖乍凉,时而下雨时而放晴。南北东西的芳草小路,令人忍不住想念那青青的草色。
作者介绍
葛宜,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常常融情入景,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依依不舍与春日美景的衬托,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伤感。
《春光好 送别》是一首充满春意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切眷恋。开篇以“梅叶放,桃花明”来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接着“正啼莺”则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气氛,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欢快。然而,随着“无奈扁舟君欲行”的出现,诗的情感发生了转折,春天的美好似乎被离别的愁绪所掩盖。
“几含情”一句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深情眷恋,又有离别的不舍,情感层次丰富。后文“愁深不日不月,春寒乍雨乍晴”则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来比喻心情的波动,愁苦如同春寒的阴霾,时而阴沉,时而晴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南北东西芳草路,忍青青”表现了对友人远行的无奈与思念,春天的芳草之路成为了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对美好回忆的追寻。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友谊的珍贵和离别的伤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与对离别的深切感伤,体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无常的哲理。通过自然的变化,折射出人内心情感的波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诗人对离别的感情是?
“南北东西芳草路”中“芳草”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