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0:3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0:37:25
满庭芳·落日旌旗
作者: 邵缉 〔宋代〕
落日旌旗,清霜剑戟,塞角声唤严更。
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
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
笑谈顷,匈奴授首,千里静欃枪。
荆襄,人按堵,提壶劝酒,布谷催耕。
芝夫荛子,歌舞威名。
好是轻裘缓带,驱营阵绝漠横行。
功谁纪,风神宛转,麟阁画丹青。
夕阳下的旌旗迎风飘扬,清晨的霜霰映照着剑戟,边塞的号角声中叫唤着严寒的更替。谈论起军队的壮志豪情,口齿间仿佛带着风的气息。坐拥十万勇士,像貔貅般威武,勇敢的将士们手持长矛,勇往直前。闲聊之间,匈奴已授首,千里之外的战场安静如初。荆襄地区,人们忙碌耕作,提壶相劝,布谷鸟声催促着田间的耕作。芝麻和荛子在歌舞中传递着威名。这是何等的轻松与自在,驱动着营阵,横行于无垠的沙漠。我所取得的功绩又有谁来记录?风神轻盈而婉转,麟阁上绘制的丹青宛如神话。
作者介绍:邵缉,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边塞和军旅为题材,表现出豪迈的气概和浓厚的爱国情怀。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战争场景和边塞生活,抒发对国家安定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敬仰,寄托了对民族未来的思考。
《满庭芳·落日旌旗》是一首充满豪情和壮志的边塞诗。诗中描绘了夕阳下军队的威武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勇士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反思。开篇以“落日旌旗”引入,展现出一种壮丽的景象,紧接着以“清霜剑戟”、“塞角声”描绘出严峻的战争气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谈及“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时,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军事议题的热烈讨论,也暗含着对战争豪情的表现,仿佛在唤起人们的勇气与决心。接着,诗中提到“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展现了将士们的豪气和无畏,象征着强大的军队和勇敢的士兵。
最后几句转入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提到提壶劝酒,布谷催耕,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安宁的渴望,形成了诗歌的情感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社会繁荣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既有对英雄的赞美,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战争与和平、英雄与生活的交织。
诗词测试:
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貔貅”象征什么?
诗歌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