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7:12
天孙岁晚会湘灵,
倒泻银河合洞庭。
上下天光唯一白,中间山色不多青。
荆潭万里收尘滓,宇宙连宵失晦明。
莫道人间少仙境,诗魂酒魄一时醒。
天上的仙人们在岁末时聚会,湘江的灵气与洞庭湖交融在一起。
天空和湖面映照出一片白色,只有少许青山在其中显现。
无边的荆潭收集了世间的污垢,宇宙的夜空失去了阴暗的明亮。
不要说人间少有仙境,诗人的灵魂和酒意一时都清醒了。
刘清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于抒情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真挚。
《洞庭湖》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追求,诗人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开篇以“天孙岁晚会湘灵”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优美的仙境,接着“倒泻银河合洞庭”进一步渲染了湖面与天空的融合。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上下天光唯一白”和“中间山色不多青”,展现了洞庭湖的宁静与纯净。
“荆潭万里收尘滓”则将诗人的视野从自然的美转向人世的浑浊,表现了对世间烦扰的感慨。最后两句“莫道人间少仙境,诗魂酒魄一时醒”则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认为即使在世俗之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仙境”。
全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让人感受到诗人心灵的独特境界。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繁杂的世事中寻找内心宁静的追求,表达了在自然之中感悟生命的哲理。
“天孙岁晚”中“天孙”指什么?
A. 地上的人
B. 天上的仙人
C. 湖中的鱼
D. 山中的鸟
诗中提到的“银河”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阳光
B. 湖面
C. 山色
D. 星星
诗的最后一句“诗魂酒魄一时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醉意
C. 觉悟与畅快
D. 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