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丙申二月别绍兴诸公

《丙申二月别绍兴诸公》

时间: 2025-05-10 09:03:18

诗句

劳生属时艰,将老萃忧牴。

风尘隘九野,何土为乐国?

兹邦控吴越,名胜闻自昔。

湖山竞奇丽,物产亦充斥。

交游尚质俭,而不事华饰。

况有良友朋,时来慰岑寂。

全家免寒饿,几欲忘旅客。

胡为复舍此,僶俛就行役。

轩车远追送,酒至泪辄滴。

还乡人所乐,我独愁苦剧。

故山有松柏,摧折为荆棘。

岂无骨肉亲,太半生死隔。

此语不可闻,此景那堪觌。

愁情如波涛,澒洞胸与臆。

伫立向穹苍,一叹双鬓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3:18

原文展示

丙申二月别绍兴诸公
作者:刘基 〔明代〕

劳生属时艰,将老萃忧牴。
风尘隘九野,何土为乐国?
兹邦控吴越,名胜闻自昔。
湖山竞奇丽,物产亦充斥。
交游尚质俭,而不事华饰。
况有良友朋,时来慰岑寂。
全家免寒饿,几欲忘旅客。
胡为复舍此,僶俛就行役。
轩车远追送,酒至泪辄滴。
还乡人所乐,我独愁苦剧。
故山有松柏,摧折为荆棘。
岂无骨肉亲,太半生死隔。
此语不可闻,此景那堪觌。
愁情如波涛,澒洞胸与臆。
伫立向穹苍,一叹双鬓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生活在艰难的时代,年岁渐老,忧愁不断。眼前的风尘遮蔽了远方的美景,何处才是安乐之地?这片土地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名胜古迹自古以来就闻名。朋友之间的交往应该以质朴和节俭为主,而不是追求华丽的外表。更何况有良友的陪伴,能够在寂寞时给予慰藉。虽然家中暂时免于寒饥,但作为旅客的我仍感到几近忘却故乡的苦楚。为何我还要离开这里,屈从于繁忙的差役?在车马的送别中,酒杯中的泪水止不住流下。乡里的人都欢喜着,而我却独自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故乡的松柏已折断,变成荆棘丛生。难道没有亲人吗?可大部分都已生死离隔。这样的痛苦无法诉说,这样的景象又怎能直面?我的愁绪如波涛般涌起,心胸被无尽的苦闷填满。站在苍穹下,叹息之中发现已然白发苍苍。


注释

  • 劳生:辛苦的生活,指生活的艰辛。
  • 属时艰:生活在艰难困苦的时代。
  • 风尘:指生活的艰辛与动荡。
  • 名胜:著名的风景名胜。
  • 质俭:质朴而节俭。
  • 良友:好朋友。
  • 僶俛:屈从于、依附于。
  • 轩车:车马,古代的交通工具。
  • 愁情如波涛:愁苦的情绪如同波涛汹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号季高,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深沉,常以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忧虑。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丙申年,正值国家动荡时期,作者身处绍兴,面临离别的情景,表达对故乡的思恋以及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诗歌鉴赏

《丙申二月别绍兴诸公》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多处提及“忧愁”、“寒饿”、“生死隔”等字眼,体现了他对时局的无奈和对故乡的眷恋。开头几句即以“劳生属时艰”引出主题,直接点明了生活的艰辛,使读者对其情感产生共鸣。

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对吴越美景的怀念,尽管那里的湖山物产丰饶,然在风尘之中,漫漫人生路,何处可寻乐土?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时境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作者在诗中也提到交游之道,强调质朴而非华丽,显现出他对人际关系的真实态度。而当他提到“全家免寒饿”,便是一种短暂的安慰,却又因身为旅客而感到孤独与愁苦。最后,随着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诗人用“愁情如波涛”来形容内心的波动,情感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时局的无奈到对友人的怀念,再到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最终以“伫立向穹苍,一叹双鬓白”的意象结束,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哀伤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劳生属时艰,将老萃忧牴:生活艰辛,年岁渐长,忧愁随之而来。
  • 风尘隘九野,何土为乐国:生活的困扰遮蔽了四周的美景,何处才是安乐之所?
  • 兹邦控吴越,名胜闻自昔:这片土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名胜古迹自古以来就闻名。
  • 湖山竞奇丽,物产亦充斥:湖光山色竞相奇丽,物产丰富充盈。
  • 交游尚质俭,而不事华饰:交往应以质朴节俭为重,而非追求浮华。
  • 况有良友朋,时来慰岑寂:有朋友来访,时常能带来温暖与慰藉。
  • 全家免寒饿,几欲忘旅客:家人暂时免于饥寒,几乎让我忘记了旅客的身份。
  • 胡为复舍此,僶俛就行役:为何还要离开这里,屈从于繁忙的差役?
  • 轩车远追送,酒至泪辄滴:车马远送,酒杯中泪水止不住流下。
  • 还乡人所乐,我独愁苦剧:乡里的人都欢喜,而我却独自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 故山有松柏,摧折为荆棘:故乡的松柏已折断,变成荆棘丛生。
  • 岂无骨肉亲,太半生死隔:难道没有亲人吗?大部分都已生死离隔。
  • 此语不可闻,此景那堪觌:这样的痛苦无法诉说,这样的景象又怎能直面?
  • 愁情如波涛,澒洞胸与臆:愁苦的情绪如同波涛般涌起,心胸被无尽的苦闷填满。
  • 伫立向穹苍,一叹双鬓白:站在苍穹下,叹息之中发现已然白发苍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情如波涛”,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波动。
  • 对仗:如“全家免寒饿,几欲忘旅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个句子呈现相似的结构,增强了情感的连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生活困境的忧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亲情的渴望展开,情感真挚而深沉,表现了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故土的执着与难以割舍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柏:象征故乡的坚韧与生命力,同时也寓意怀念与思念。
  • 波涛:象征内心的愁苦波动,形象地反映了情感的复杂性。
  • :象征离别与相聚的情感,酒中的泪水表达了不舍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刘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
    A. 朋友
    B. 故乡
    C. 事业
    D. 自我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全家免寒饿,几欲忘__”。

  3. 判断题
    诗人认为交游应追求华丽的外表。 (对/错)

答案

  1. B
  2. 旅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生活困境。
  • 王维《送别》:描绘离别时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刘基:两位诗人均以离别为主题,但杜甫更侧重于社会动荡的苦难,而刘基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1. 《明代文学史》
  2. 《古诗词赏析》
  3. 《刘基研究》

以上资料可为理解《丙申二月别绍兴诸公》提供更为深入的背景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第一百六十一 弟第一百五十一 第一百六十四 宫籍监 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其四 移司即事 赠镜斋徐相士 拜相第五十五 扬州地分官 彭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尾的成语 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当初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借贷记帐法 中考 穷鼠啮狸 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抓纲带目 走之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洗城 天行时气 大起大落 鱼鹏化 骨字旁的字 淮王鸡犬 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