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

时间: 2025-05-10 10:12:09

诗句

隔竹已见月,清光度溪来。

移影上素壁,与我相徘徊。

是夜正中秋,天地雾露开。

人疑玉兔出,药杵不生埃。

嫦娥倚冰轮,艳色若自媒。

他夕岂不孚,物意为之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2:09

原文展示: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
作者:梅尧臣 〔宋代〕

隔竹已见月,清光度溪来。
移影上素壁,与我相徘徊。
是夜正中秋,天地雾露开。
人疑玉兔出,药杵不生埃。
嫦娥倚冰轮,艳色若自媒。
他夕岂不孚,物意为之摧。


白话文翻译:

在竹子间隙中已经看到了月亮,清澈的光辉洒在小溪上。
月光的影子投射在白色墙壁上,与我一起徘徊。
今晚正值中秋,天地间的雾气和露水都散开了。
人们怀疑玉兔已经出现,捣药的杵子没有生出灰尘。
嫦娥倚靠在冰冷的月轮上,艳丽的色彩仿佛是自我渲染。
其他的夜晚难道不令人信服吗?万物的情意仿佛被这夜晚所摧毁。


注释:

字词注释:

  • 隔竹: 隔着竹子。
  • 清光: 清澈的光辉。
  • 素壁: 白色的墙壁。
  • 徘徊: 徘徊,游荡。
  • 雾露: 雾气与露水。
  • 玉兔: 传说中嫦娥的伴侣,捣药的兔子。
  • 药杵: 捣药的杵子。
  • 嫦娥: 传说中的月宫仙女。
  • 冰轮: 冰冷的月亮。
  • 艳色: 鲜艳的颜色。

典故解析:

  • 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因吞食不死药而飞升月宫,象征孤独和美丽。
  • 玉兔捣药: 传说玉兔在月宫中捣制长生不老药,代表追求长生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律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之夜,正值农历八月十五,月明之夜,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月亮的赞美和对嫦娥的遐想,体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与人们对团圆的期盼。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八月十五日夜东轩》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中秋诗,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深切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整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现了中秋夜的宁静与美丽。

开篇“隔竹已见月”,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环境之中,竹子间隙透出的月光,既有自然之美,又引发人们的思考。接下来“清光度溪来”,将月光与自然景色结合,生动描绘出月光在水面上荡漾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柔和宁静的氛围。

“移影上素壁,与我相徘徊”一句,展现了月影与人之间的互动,月光投射在白墙上,恍若月亮与诗人共舞,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诗人将目光转向“嫦娥倚冰轮”,用嫦娥的美丽与冷清来反衬月亮的光辉,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和对美的向往。

最后一句“他夕岂不孚,物意为之摧”,则深化了对时间和情感的思考,表现出即便是其他夜晚,也难以与此夜相媲美,物质的美与精神的追求在这一夜达到了顶峰。

整个诗歌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充分体现了梅尧臣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隔竹已见月:描绘月亮透过竹林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2. 清光度溪来:月光洒落在溪水上,展现了月亮的清澈与明亮。
  3. 移影上素壁:月影投射在白墙上,表现出月光的灵动与变化。
  4. 与我相徘徊:月影与诗人相伴,创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5. 是夜正中秋:强调诗写作时的特定节日,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6. 天地雾露开:描绘了美丽的夜空和清新的空气,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7. 人疑玉兔出:通过“玉兔”引入神话元素,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8. 药杵不生埃:一个生动的比喻,传达出宁静的夜晚,无尘无染。
  9. 嫦娥倚冰轮:嫦娥的形象与月亮结合,暗示孤独与美丽。
  10. 艳色若自媒:形容嫦娥的美丽,仿佛是月光的化身。
  11. 他夕岂不孚:反思其他夜晚的美好,表达对今夜的珍视。
  12. 物意为之摧:以此结束,表达对这美好夜晚的无限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嫦娥倚冰轮”,将嫦娥比作月亮的伴侣。
  • 拟人: 月影的“徘徊”使得月光似乎具有生命。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及人们对团圆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 象征光明和希望,代表团圆与思念。
  • 竹子: 代表宁静和清雅的环境。
  • 嫦娥: 象征美丽与孤独。
  • 玉兔: 传说中的神秘存在,象征长生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亲情
    C. 思念与团圆
    D. 自然风光

  2. “隔竹已见月”中的“隔竹”指的是什么?
    A. 竹子的影子
    B. 竹子与月亮的距离
    C. 竹林的遮挡
    D. 竹子的形状

  3.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月宫中的仙女
    C. 一位历史人物
    D. 一种动物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描绘中秋月夜,表达离愁与团圆。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亮表现思乡情绪,意象相似但情感基调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独坐 九日雷峰登高 九日与丹霞诸子登海螺峰绝顶,同赋用咸韵 九日游净社院二首 其一 九日南阳与诸公会 九日广陵薛浮阳酌予于永昌寺寺临大江有浮屠高百尺额庆陵手书不知先帝何缘南顾此刹固异数也 九日旗峰登高看放纸鸢听酒妇和歌步周毓庭韵 九日谩兴二首 其一 九日对菊 九日依唐生韵五绝句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字旁的字 集矢之的 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贻误军机 自字旁的字 包含襟的成语 谷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中朝 大法小廉 拥遏 翻手为云 规律 简落狐狸 磊开头的成语 靣字旁的字 安安心心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