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4:28
赠琴僧知白
梅尧臣
上人南方来,手抱伏牺器。
颓然造我门,不顾门下吏。
上堂弄金徽,深得太古意。
清风萧萧生,修竹摇晚翠。
声妙非可传,弹罢不复记。
明日告以行,徒兴江海思。
一位高僧从南方而来,手中抱着一件伏羲的琴器。
他颓然地来到我的门前,不顾门口的侍者。
走进堂上弹奏金色的琴徽,深得古代的意趣。
清风萧萧,竹子在晚风中摇曳着翠绿。
琴声的妙处无法传达,弹罢之后再也无法记起。
明天就要告别我,徒然引发我对江海的思索。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德明,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歌创作,尤其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与一位琴僧的相遇,表达了对音乐的向往与对高人风范的敬仰。汉唐以来,文人雅士常通过琴音交流情感,梅尧臣借此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赠琴僧知白》是一首抒情诗,展示了梅尧臣对音乐和高人情怀的深切向往。诗中,南方而来的高僧带着伏羲的琴器,象征着古代智慧与艺术的传承。诗人在面对这样一位高人时,心中浮现出一种深沉的敬意,同时也带着一丝淡淡的失落。
前四句通过描写琴僧的到来和弹琴的场景,展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高僧不拘小节,颓然造门,给人一种洒脱的感觉。而“弄金徽”、“深得太古意”则暗示了琴声的高雅与古朴,琴音在清风中回荡,仿佛将诗人带入了一个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两句,“声妙非可传,弹罢不复记”,表达了对美好音乐的无奈。音乐的美妙往往不可言传,弹奏结束后,所有的感受似乎都化为无形,无法再现。结尾提到的江海思,则暗含了对人生的深思,音乐虽美,却终究要面对生活的离别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高人风范的仰慕、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上人南方来”中的“上人”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伏牺器”是指什么?
“声妙非可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