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5:45
俞景仁教论相过
作者: 黄庚 〔宋代〕
江云舒卷弄阴晴,新绿园林似染成。
花怯晓风寒蝶梦,柳愁春雨湿莺声。
栖迟茅屋无尘事,深闭柴门远俗情。
佳客相过慰岑寂,酒边闲把近诗评。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宁静。江边的云彩时而舒展,时而卷起,变化无常;新绿的园林仿佛被染上了颜色,生机勃勃。清晨的微风让花儿感到寒意,蝴蝶的梦境似乎变得胆怯;柳树在春雨中愁苦,湿润的雨声伴随黄莺的叫声。诗人住在茅屋中,远离尘世的烦恼,柴门紧闭,与世无争。偶尔有佳客造访,打破了宁静,酒桌旁闲聊着近来的诗作,感受生活的雅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庚,字仲明,号静斋,南宋诗人,以词风清丽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表现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文人隐逸的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庚隐居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在宋代社会背景下,文人追求诗意栖居,脱离官场的纷扰。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联“江云舒卷弄阴晴”直接引入了自然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画面感。在这种变化中,新绿的园林似乎被春光染上了生机,象征着希望和活力。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花怯晓风寒蝶梦”和“柳愁春雨湿莺声”描绘了春天的细腻情感,花儿和柳树都在表达各自的情感,体现出自然界的灵动。
后两联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栖息在茅屋中的他远离尘世的烦恼,柴门紧闭,显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拒绝与对清静的向往。最后一句“佳客相过慰岑寂”则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尽管生活宁静,但偶尔的相聚与交流仍能带来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浑然一体,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状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交流,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黄庚的隐逸与杜甫的忧国忧民,在自然描写上,黄庚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强调社会现实的困扰。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生活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