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2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29:32
雨余山阁洗炎嚣,绛烛频烧。
故人住近携琴至,岂烦折简相邀。
新瓮景山斟酌,小团鸿渐烹调。
画檐风动响芭蕉,梧竹翛翛。
石床凉思清肌骨,纨扇都抛。
辨马极谈申旦,闻鸡起舞中宵。
雨后山阁洗净了炎热的喧嚣,红烛频频点燃。
老朋友住得不远,带着琴来到,何必再烦恼用简书邀请呢?
新酒斟满了景山的美酒,小团体里鸿渐正在烹调美味。
画檐下的风吹动了芭蕉,梧竹轻轻摇曳。
石床上凉意袭来,思绪清晰如肌骨,手中的纨扇也抛开了。
谈论马事直到天亮,听见鸡鸣时分便起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在描写山阁夜话的场景中,表现出古人对宴饮、交友的重视,表达了一种雅致的生活情趣。文中提到的“携琴”和“辨马”等,体现出文人雅士的风范。
作者介绍
彭年,明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绘山水、交友、宴饮等雅趣,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常带有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雨后的夜晚,作者与友人在山阁中畅谈,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明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本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宁静的夜晚,作者与故人共聚,享受音乐、美酒和轻松的谈话,其间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诗中的意象如“雨余山阁”、“绛烛频烧”不仅呈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清新。与友人携琴共饮,不再拘泥于繁杂的礼节,而是亲密无间的交流,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谊。
诗中“画檐风动响芭蕉,梧竹翛翛”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风吹动芭蕉和竹子,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美感。随后,作者在“石床凉思清肌骨”中感受到夜晚的凉爽,思绪清晰,抛开了烦恼,显示出文人独特的洒脱。
整首诗以轻松的谈话为主线,末尾提到“闻鸡起舞”,更是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呼唤人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享受友谊与乐趣。这种境界让人向往,也反映了明代文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文人对友谊、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彭年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绛烛”指的是什么?
A. 白色蜡烛
B. 红色蜡烛
C. 绿色蜡烛
D. 蓝色蜡烛
“闻鸡起舞”的意思是?
A. 听到鸡鸣就起床
B. 看到鸡就跳舞
C. 早晨起床唱歌
D. 吃鸡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