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3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37:50
风入松·题周梦坡海上获琴图
作者: 潘飞声 〔清代〕
君家门对浙江潮。明月一琴招。
成连去后知音渺,叶清商雅韵都遥。
梦里水晶宫阙,送风赠与潇潇。
鸥波螺黛对花描。艳福羡谁销。
紫桑陶翟传偕隐,祝鸾凰暮暮朝朝。
我是水云道士,七弦呜咽难调。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浙江潮水对面,明月下弹琴的情景。琴声悠扬,却让人感到知音难觅。梦中回到水晶宫阙,微风送来潇洒的气息。海鸥波浪与黛色的山峦形成对比,花儿的绚丽令人羡慕。紫桑树下和陶翟一同隐居,祝愿鸾凤在晨暮之间常常相伴。作者自比为水云中的道士,七弦琴声哀怨而难以调和。
潘飞声,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生哲理。
诗作出现在清代,社会风气较为清新,文人之间的交往频繁,诗人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风入松》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音乐、自然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开篇的“君家门对浙江潮”,即设定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环境,借助自然的景色引入情感的流动。明月与琴声的结合,象征着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但随之而来的“知音渺”,则暗示着艺术追求中的孤独和无奈。
梦境中“水晶宫阙”的描绘,充满梦幻色彩,传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随之而来的“送风赠与潇潇”,则带出一种轻盈而又略显哀伤的情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将内心的情感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一句“我是水云道士,七弦呜咽难调”,不仅自喻为道士,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在优雅的韵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音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反映出一种对知音难寻、情感孤独的深刻体会。
诗中的“知音”指什么?
A. 敌人
B. 理解自己的人
C. 家人
D. 朋友
“水晶宫阙”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梦境
C. 家庭
D. 友情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与无奈
C. 愤怒
D. 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