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2:23
人间烟火总难消。且赴太虚邀。
端知此去知音少,天心冷清骨难描。
水面浮游轻影,日边铺卷红绡。
身形无定自逍遥。随意幻妖娆。
閒观百世沧桑变,等空花乾越坤超。
怜有诗丝牵挂,携风会雾山腰。
人间的烟火气息总是难以消散。让我们一起去太虚之境吧。
我知道这条路上知音少,天心冷清,骨骼难以勾勒。
水面轻轻漂浮着影子,阳光下铺展开红色绸缎。
身影无定,随意逍遥,幻化成妖娆之姿。
悠闲地观望百世沧桑,等到空花凋零,超越天地。
怜惜那诗中的牵挂,携风与雾在山腰相会。
谷海鹰,生于20世纪末的当代诗人,致力于探索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作品常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具有深厚的哲理思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
此诗创作于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诗人试图通过古典的形式表达对生活、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反映出当代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
《风入松·白云》以其轻盈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中通过对人间烟火的描绘,表现了生活的繁杂与琐碎,然而随之而来的“太虚之邀”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在这条追寻的路上,诗人意识到知音的稀少,与天心的冷清,显示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接着,诗人用“水面浮游轻影”与“日边铺卷红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自然画面,这种意象不仅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也暗示了生命的流动与变迁。诗中的“身形无定自逍遥”,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在后半部分,诗人闲观历史的变迁,表现出对世事无常的淡然态度。最后一句“怜有诗丝牵挂”,将情感升华,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与诗歌之间深厚的联系,体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太虚”意指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自然景象
D. 诗歌创作
诗句“随意幻妖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恐惧
B. 自在与美丽
C. 孤独
D. 忧伤
“百世沧桑变”体现了什么主题?
A. 对历史的观察
B. 对爱情的思考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个人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