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僧无言归山

《送僧无言归山》

时间: 2025-05-03 22:06:39

诗句

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缘。

人到白云树,鹤沉青草田。

龛泉朝请盥,松籁夜和禅。

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6:39

原文展示:

送僧无言归山
作者: 司空曙 〔唐代〕

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缘。
人到白云树,鹤沉青草田。
龛泉朝请盥,松籁夜和禅。
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无声地归山的情景。袈裟在尘世之外飘扬,山路蜿蜒曲折,行人到达白云间的树下,仙鹤沉浸在绿草如茵的田野中。早晨的泉水清澈,供人洗手,夜晚的松风和禅意交融。自古以来我听说许多学问,最终追求的却是那逍遥自在的生活。

注释:

  • 袈裟: 僧人所穿的袍子,象征出世与清净。
  • 出尘: 指脱离尘世的烦恼。
  • 几盘缘: 山路蜿蜒多曲,意在描绘山路的复杂。
  • 白云树: 指云间的树林,给人以高远清幽之感。
  • 鹤沉: 仙鹤栖息,象征高洁与脱俗。
  • 龛泉: 供奉佛像的小龛及其旁边的泉水。
  • 松籁: 松树的风声,与禅意相结合。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袈裟”与“鹤”都与佛教文化相关,袈裟是僧侣的标志,而鹤则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诗中提到的“逍遥”反映了道教的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见长,作品常表达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士人隐逸、追求清静生活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僧人归山的场景,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展现了僧人归山的宁静场景。开篇便以“袈裟出尘外”引入,既点明了主题,又暗示了僧人对尘世的超脱。接下来的“山径几盘缘”描绘了山路的曲折,暗含人生旅途的艰辛与复杂。诗中通过“人到白云树,鹤沉青草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最后,诗人自述“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与僧人相似的心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袈裟出尘外:僧人的袈裟在尘世之外,象征着超脱。
    • 山径几盘缘:山路弯曲多盘,显示出归山之路的艰难。
    • 人到白云树:行人来到白云间的树下,暗示心灵的归宿感。
    • 鹤沉青草田:鹤在青草田中栖息,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
    • 龛泉朝请盥:清晨的泉水供人洗手,表现出一种禅意的生活。
    • 松籁夜和禅:夜晚松树的风声与禅意相结合,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自昔闻多学:自古以来我听闻许多学问。
    • 逍遥注一篇:最终追求的生活是逍遥自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路比作人生的曲折。
    • 拟人:松籁夜晚的声音被赋予了禅意。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清净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隐逸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袈裟: 象征隐逸与清净。
  • 白云树: 表达高远的理想与宁静。
  • : 象征高洁与长寿。
  • 松籁: 表现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袈裟”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超脱
    C. 财富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鹤”主要象征什么?
    A. 短暂
    B. 高洁
    C. 忍耐
    答案: B

  3. “自昔闻多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渴望知识
    B. 对学问的厌倦
    C. 追求逍遥
    答案: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高》: 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
  • 李白《静夜思》: 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司空曙诗文集》

相关查询

在郡三年,今秋见白发,聊以书事 西郊兰若 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题枇杷树 暮秋言怀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 书楼怀古 永宁里园亭休沐怅然成咏 寄裴校书 寻山家(一作长孙佐辅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贯穿今古 才气无双 稀薄 磨形炼性 龠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李开头的成语 同字框的字 干戈满眼 卜字旁的字 延养 欢喜冤家 霜枫 息开头的成语 龙字旁的字 猫哭耗子 氢氧化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