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6:39
送僧无言归山
作者: 司空曙 〔唐代〕
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缘。
人到白云树,鹤沉青草田。
龛泉朝请盥,松籁夜和禅。
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无声地归山的情景。袈裟在尘世之外飘扬,山路蜿蜒曲折,行人到达白云间的树下,仙鹤沉浸在绿草如茵的田野中。早晨的泉水清澈,供人洗手,夜晚的松风和禅意交融。自古以来我听说许多学问,最终追求的却是那逍遥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中提到的“袈裟”与“鹤”都与佛教文化相关,袈裟是僧侣的标志,而鹤则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诗中提到的“逍遥”反映了道教的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见长,作品常表达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士人隐逸、追求清静生活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僧人归山的场景,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展现了僧人归山的宁静场景。开篇便以“袈裟出尘外”引入,既点明了主题,又暗示了僧人对尘世的超脱。接下来的“山径几盘缘”描绘了山路的曲折,暗含人生旅途的艰辛与复杂。诗中通过“人到白云树,鹤沉青草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最后,诗人自述“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与僧人相似的心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清净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隐逸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袈裟”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超脱
C. 财富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鹤”主要象征什么?
A. 短暂
B. 高洁
C. 忍耐
答案: B
“自昔闻多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渴望知识
B. 对学问的厌倦
C. 追求逍遥
答案: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