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40:45
日暖万年枝
霭霭彤庭里,沈沈玉砌陲。
初升九华日,潜暖万年枝。
煦妪光偏好,青葱色转宜。
每因韶景丽,长沐惠风吹。
隐映当龙阙,氛氲隔凤池。
朝阳光照处,唯有近臣知。
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彤庭显得朦胧而美丽,玉砌的台阶沉静而优雅。初升的太阳如九华般璀璨,温暖悄然滋润着万年长青的树枝。温暖的阳光特别受宠,青葱的色泽愈发显得宜人。每当春光明媚时,总是长时间沐浴在温暖的春风之中。隐约映照在龙阙之下,轻雾弥漫在凤池之外。唯有在朝阳光照的地方,只有身边的近臣了解其中的深意。
王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描写宫廷生活和自然景色为主。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日暖万年枝》创作于唐代盛世,诗中通过描写温暖的阳光和美好的春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安定。诗人可能在宫廷中,目睹春光明媚,感受到自然的温暖与生命的活力,因而写下此诗。
《日暖万年枝》是一首描绘春日温暖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温暖阳光对生命的滋养。开篇的“霭霭彤庭里,沈沈玉砌陲”,用“霭霭”一词渲染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气氛,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接下来的“初升九华日,潜暖万年枝”则通过比喻将朝阳的光辉与万年长青的树木相联系,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煦妪光偏好,青葱色转宜”中,温暖的阳光使得绿色的树木更加茂盛,展现出春天的活力。“每因韶景丽,长沐惠风吹”,诗人沉浸于美好的自然风光中,感受到春风的轻柔,仿佛一切都在生长与复苏。
最后几句“隐映当龙阙,氛氲隔凤池”则让人联想到宫廷的生活,似乎在暗示只有身边的人才能理解这种春日的温暖与美好。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安宁与幸福,正如春天带来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温暖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隐含的宫廷背景也让人联想到权力和美好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中“初升九华日”是用来比喻什么?
“煦妪光偏好”中的“煦妪”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龙阙”象征着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