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3:20
用洪君畴韵送徐仲晦赴乡郡二首
作者:刘克庄
于君外物一毫轻,
七聚争看锦昼行。
昔苦缿筩无路达,
今欣蜡烛照天明。
潢池赤子思重活,
青社饥民待再生。
前哲贵分人以德,
独清不若众皆清。
对于你,外物无关紧要,一丝丝都不重,
七个朋友争相观看你在明亮的白天走过。
昔日因为困苦,无法用丝绸筩子抵达,
如今欣喜于蜡烛的光明照亮天际。
潢池的赤子渴望重生,
青社的饥民期待再次复兴。
古代的圣贤重视以德行分人,
独自清白却不如众人一起清白。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士宗,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山水田园诗和词作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友人徐仲晦赴乡郡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展现出刘克庄在诗词创作上的严谨和细腻。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还引发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昔苦缿筩无路达,今欣蜡烛照天明”,对比了过去的困境与现在的光明,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对改变的渴望。同时,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的“潢池赤子思重活,青社饥民待再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心,表现出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想,引发读者对人生、友谊和社会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社会现状的关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昔苦缿筩”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过去的艰辛
C. 对未来的期待
“蜡烛照天明”中的“蜡烛”象征什么?
A. 黑暗
B. 光明和希望
C. 过去的回忆
诗中提到的“前哲贵分人以德”反映了什么思想?
A. 重视金钱
B. 重视道德
C. 重视权力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