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2:42
久不闻乌鹊,朝来噪不休。
殊乡无喜事,应为买归舟。
我好久没有听到乌鹊的叫声,今天早上它们不停地鸣叫。
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没有喜庆的事情,想必是为了为归舟而鸣叫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乌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与喜庆和团圆相联系。乌鹊的叫声往往被视作有特殊的寓意,特别是在离家在外时,显得尤为触动人心。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刘克庄的诗风犀利,情感深邃,常反映个人的经历与感受。他的作品在当时与陆游并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流亡生涯中,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及对归去的渴望。诗中通过乌鹊的叫声,传达了他在陌生地方的孤独和对故乡喜庆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第一句“久不闻乌鹊”自然而然地引出对鸟鸣的关注,暗示了在他流亡的日子里,乡音乡情的缺失。接着“朝来噪不休”则表现出乌鹊的叫声如同在催促着他,充满了对归家的期盼和紧迫感。第二联“殊乡无喜事”直接点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冷清与孤寂,没有喜庆的事情发生,反衬出他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最后一句“应为买归舟”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乌鹊的鸣叫似乎在提醒他归家之路的希望,暗示着即使在异乡,也要有回归的希望和意志。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乌鹊的叫声与归舟的象征,展现出离别与思乡的复杂情感。诗人在用词上简洁而有力,表达了在孤独与希望之间的挣扎与思考。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社会和人生状态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抒发了流亡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蕴含着希望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久不闻乌鹊”是什么意思?
A. 久未听到乌鹊的叫声
B. 经常听到乌鹊的叫声
C. 乌鹊没有叫声
D. 乌鹊在飞
“殊乡无喜事”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孤独
C. 兴奋
D. 满足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歌颂
B. 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家的渴望
C. 对友谊的赞美
D.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鹊》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涉及了离别与思乡的主题,但刘克庄的作品更为直接,情感更为浓烈,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