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9:59
临江仙 其四
作者: 卢前 〔近代〕
师出仰光寒敌胆,扬威萨尔温江。
能摧强暴即沙场。微华无正义,忠勇示盟邦。
胜券在操今已再,陆沉第一扶桑。
几回西望海茫茫。筑城高万丈,共受德倭降。
诗中描绘了一个将军出征的情景,仰望天空,他的勇气让敌人感到寒冷,扬起威风如同温暖的江水。他在沙场上能摧毁强敌,微小的华丽不能代表正义,只有忠诚和勇敢才能显示出盟友的团结。胜利的希望已经再次在掌握之中,沉没的陆地,扶桑(日本)是第一位的敌人。几度向西眺望,海面一片茫茫,筑起高达万丈的城墙,共同承受敌国的降临。
卢前,近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以爱国主义为主题,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年代,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和对抗敌的决心,反映了时代的紧迫感和历史的沉重。
《临江仙 其四》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正义的追求。诗稿中的“师出仰光寒敌胆,扬威萨尔温江”,展现了将军出征时的气魄与威风,给敌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仰望光明的精神,象征着对胜利的渴望与信念。
接下来的“能摧强暴即沙场”,强调了战场上勇士的职责与使命,正义在于摧毁强暴的敌人。诗中提到的“微华无正义,忠勇示盟邦”,不仅揭示了真正的价值观,更是对盟国士兵的激励,表现出忠诚和勇敢的崇高品质。
在诗的最后,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信心,“胜券在操今已再”,表明对胜利的掌握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而“几回西望海茫茫”则流露出一种对战事的无奈与忧虑,表现了士兵们在战斗中的辛苦与坚持。
整首诗在气势上雄浑而激昂,情感上既有对国家的忠诚,又有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爱国主义,表现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对胜利的决心,展现了士兵在战争中无畏的精神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师出仰光寒敌胆”中的“仰光”指的是什么?
a. 目光
b. 光明的方向
c. 对敌人的威慑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微华”指的是什么?
a. 闪耀的光芒
b. 微小的华丽
c. 正义的象征
答案:b
“陆沉第一扶桑”中的“扶桑”指的是哪个国家?
a. 韩国
b. 日本
c. 中国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