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7:33
检校樗庵花木二首
作者: 刘克庄
林密山深客少过,
暮年杖履此婆娑。
桂开香窟,
桧长高于窣堵坡。
不记玄晖红芍药,
且栽蓑荷。
圣丘未必知为圃,
何似姑师郭橐驼。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林环境,客人稀少,作者在暮年时独自徘徊于此。桂树开花,散发着香气,桧树长得比坡上的土墙还要高。对那些红芍药的美丽已经不再记得,不如种植一些蓑荷。圣丘(即著名的山丘)未必懂得这里是园圃,怎么比得上姑师郭橐驼那样的隐者。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龙,号樗庵,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清新之作,常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克庄晚年,他选择了一处山林幽静之地,表达他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对往事的淡忘。
此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开头描绘了山林的密集与幽深,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在此环境中,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孤独。桂花的香气和桧树的高大,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坚韧,但诗人却对红芍药的美丽不再挂念,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释然与淡泊。
接着,诗人提到“圣丘未必知为圃”,说明即使是名山大川,也不一定能理解他心中的那片园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认知。同时提到的“姑师郭橐驼”,则是对隐者生活的向往,突显出诗人对归隐的渴望,以及对世俗浮华的排斥。整首诗在宁静中流露出深远的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人生的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A. 桂花
B. 红芍药
C. 蓑荷
D. 以上都是
诗人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
A. 渴望名利
B. 向往隐逸
C. 忧国忧民
D. 追求繁华
“圣丘未必知为圃”意在说明什么?
A. 名山不一定懂得人心
B. 大自然的美好
C. 人生的无奈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