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醉桃源 赠吾古论戒师善渊

《醉桃源 赠吾古论戒师善渊》

时间: 2025-05-04 01:32:43

诗句

本来一点号牟尼。

端严越世奇。

随缘应物任施为。

圆明合范围。

或显用,或潜机。

灵光出入随。

但能认正决无疑。

携云物外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2:43

原文展示

醉桃源 赠吾古论戒师善渊
作者: 王丹桂 〔元代〕

本来一点号牟尼。
端严越世奇。
随缘应物任施为。
圆明合范围。
或显用,或潜机。
灵光出入随。
但能认正决无疑。
携云物外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本来就有一丝真理如同牟尼(佛祖的化身),这种真理端庄而超脱尘世,独特而奇妙。我们应当随缘应对万物,任凭其发展变化。真理是圆满而广大的,有时显现,有时隐蔽。智慧的光辉时而显现,时而隐匿。只要能认清真理,就不会有疑虑。最终,我们将放下世俗的纷扰,回归于云端之外的境界。

注释

  • 牟尼:佛教中指释迦牟尼,意指智慧与觉悟。
  • 随缘应物:随遇而安,因缘而生,强调对事物变化的适应性。
  • 灵光:指智慧与觉悟的闪现。
  • 携云物外归:意指超脱世俗,回归清净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丹桂,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佛教哲理的思考与探索,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试图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醉桃源》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真理、智慧与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牟尼”作为真理的象征,体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诗的前两句“本来一点号牟尼,端严越世奇”,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强调在纷扰的世界中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接下来的“随缘应物任施为”,则强调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倡导一种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提到“或显用,或潜机”,意指智慧有时显现,时而隐蔽,暗示人生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最后几句“携云物外归”,不仅传达出一种对超脱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灵性归宿的渴望。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层次感,内容上则深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元代诗人对人生与宇宙关系的独到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本来一点号牟尼:说明真理的本源与重要性。
  2. 端严越世奇:强调真理的高尚与超脱。
  3. 随缘应物任施为:倡导随和与自然。
  4. 圆明合范围:形容真理的完美和包容。
  5. 或显用,或潜机:智慧的显现与隐匿。
  6. 灵光出入随:智慧的流动与变化。
  7. 但能认正决无疑:认清真理后便无疑惑。
  8. 携云物外归:追求超脱,回归本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牟尼”比喻真理,展现其崇高。
  • 对仗:如“或显用,或潜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通过探讨真理与智慧的关系,表达诗人对高尚人生的追求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牟尼:象征智慧与觉悟。
  • 云物:象征世俗的纷扰与烦恼。
  • 灵光:象征智慧的闪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牟尼”指代什么?

    • A. 佛教的神灵
    • B. 一种植物
    • C. 诗人的朋友
    • D. 一种乐器
  2. “随缘应物任施为”强调了哪种生活态度?

    • A. 强迫改变
    • B. 随遇而安
    • C. 追求完美
    • D. 独自奋斗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王丹桂的《醉桃源》更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区别,但都展现了诗人的深刻洞察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通过以上各部分的分析与解读,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醉桃源》这首诗的内涵,还能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与思考。

相关查询

秋日登郡楼二首 七月过孤山勤上人院 御笔赐字诗 十五日游龙华净明两院值雨 送张处士二首 至锁外 送任山归河东 病中偶书二首 桃杏园 孙武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心旁的字 前人种德后人收 毋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食不兼肉 埭岸 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弃义倍信 包含缪的词语有哪些 造谣惑众 祖母 出以公心 屮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酣饮 析律舞文 鼓腹含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