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6:30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阅读公子的妙语时,心灵感受到的愉悦和舒畅,仿佛在华丽的年华中畅享。诗中的意境与内心感受相互融合,令人超越凡尘,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在古代文人中,吟诵优秀的诗句常常被视为修身养性的方式。诗人通过对“公”的称呼,表现了对智者的敬仰。同时,超越凡尘、向往仙境的主题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屡见不鲜,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擅长诗词闻名,风格清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诗人一边品味美酒,一边思考人生,受到古人智慧的启发而作,表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心灵的愉悦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开头的“诵公十妙语”,点出了诗人对智慧的向往与崇敬,妙语如珠,令人心生向往。接下来的“便觉舒华年”,则是表达出在这种智慧的熏陶下,身心都得到了放松与愉悦,仿佛回到了充满朝气的年轻时光。
“意与境俱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境界的体验,诗人在欣赏美好言辞的同时,心灵得到了升华,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最后一句“超凌心欲仙”则让整首诗达到了高潮,诗人渴望超脱于尘世,达到一种理想的仙境状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在构思上体现了诗人与自然、智慧之间的和谐共鸣,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精神生活的高度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智慧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通过对古人智慧的品味,获得心灵的升华与自由,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曹勋的此首诗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和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曹勋更强调智慧的启发,而王维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