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10
升天行
作者: 曹勋 〔宋代〕
上智保冲淡,练气固形质。
精神藏杳冥,独照出寂默。
三气俱混同,求死不复得。
其次崇真功,立言与立德。
轩后御飞龙,旌幢焕晴碧。
杨许奉丹书,凌空佐天职。
董奉乘云舆,秦女跨文翼。
茅山与荆山,遗踪宛如昔。
旌阳与刘安,鸡犬翔真域。
清虚王陵孙,巍巍膺九锡。
云表鸣箫笳,仗卫严霄极。
即事非荒唐,粲然若白黑。
挥手谢时人,缑山有仙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修炼的过程。诗中提到智慧和内心的清净,强调通过练气来修身养性。精神如同深邃的黑暗,唯有在寂静中才能显现光明。三种气息融为一体,追求死亡的想法已经消失。接下来,崇尚真功,建立道德和言语。诗中提到飞龙和晴空的旌幢,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杨许奉献丹书,象征着助力天命,而董奉乘云,秦女跨文翼,描绘了高人驾云而行的景象。茅山和荆山的遗迹似乎依然如昔,旌阳和刘安的鸡犬,象征着真境的生活方式。清虚的王陵孙稳重而高大,象征着受封的荣耀。云端上响起了箫笳之声,仗卫着高空的极致。诗人表示这并非荒唐之事,清晰如黑与白。最后,他向世人告别,缑山上留下了仙人的足迹。
曹勋,宋代诗人,以其道教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升天行》创作于宋代,正值道教思想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道教修炼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理想人格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升天行》是一首充满道教哲理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诗的开篇提到“上智保冲淡”,强调智慧应与内心的宁静相结合。这里的“练气固形质”则暗示了道教修炼的重要性,练气不仅是身体的修炼,更是心灵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飞龙、云舆等意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杨许、董奉等历史人物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诗中道教文化的色彩。诗人在描写茅山与荆山的遗迹时,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理想境地的向往。而“云表鸣箫笳,仗卫严霄极”更是将高远的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结合,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超脱的愿望。
最后,诗人以“挥手谢时人,缑山有仙迹”结束,表达了对世俗的告别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全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邃与哲理的美感,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通过修炼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深邃与美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飞龙”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茅山与荆山,遗踪宛如昔”,表达了对__的追忆。
判断题:诗人通过“挥手谢时人,缑山有仙迹”来表达对世俗生活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