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7:02
和答驹父见寄二首 其二
作者:洪朋
校官丰暇豫,陋巷小经过。
竹落护松菊,疏村上薜萝。
江山入眼界,日月自头陀。
忽忆陶彭泽,新诗不废哦。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闲暇时光中,经过一个小巷子,感受到周围自然景色的美好。他看到竹子落下的叶子围护着松树和菊花,稀疏的村庄上长着薜萝(即一种藤本植物)。眼前的山河景色如同一幅画卷展现在眼前,日月的变迁仿佛是修行的僧人。忽然间,他想起了陶渊明(陶彭泽),认为即使是新诗也不应当被遗忘。
洪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作于他与友人书信往来之际,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古代诗人陶渊明的怀念。
这首诗是回应朋友的来信而作,结合了作者对身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思考。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小景,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诗人精神的追忆。
洪朋的《和答驹父见寄二首 其二》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恬静与美丽。开篇提到“校官丰暇豫”,表明诗人在职场之外的悠然自得,接下来的“陋巷小经过”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归隐的情趣。竹落松菊,给人以清新的自然气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的“江山入眼界,日月自头陀”一句,传达了诗人对山河壮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领略生活的美好。结尾提到陶彭泽,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是新诗也不应被遗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分展现了宋代诗人的风采与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时间流逝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彭泽”指的是哪位诗人?
“校官丰暇豫”中的“豫”字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松菊”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