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野望书怀

《野望书怀》

时间: 2025-05-07 19:11:19

诗句

霜晨闲踏旧鱼矶,地僻应怜屐齿稀。

何处水云孤雁叫,满天风雪一僧归。

杜陵广厦蓬茅是,白傅长裘犊鼻非。

岂独袁安正僵卧,千村随在足寒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11:19

原文展示:

霜晨闲踏旧鱼矶,
地僻应怜屐齿稀。
何处水云孤雁叫,
满天风雪一僧归。
杜陵广厦蓬茅是,
白傅长裘犊鼻非。
岂独袁安正僵卧,
千村随在足寒饥。

白话文翻译:

在霜冻的清晨,我悠闲地踏上旧时的鱼竿,
这偏僻的地方,想必让人怜惜那稀疏的鞋印。
哪里水边的云间,孤雁在呼叫,
满天风雪中,一位僧人归来。
杜陵的豪宅虽是蓬草茅屋,
但白衣长袍并非犊鼻之事。
难道只有袁安在这里孤独地卧着,
千家万户都在寒冷和饥饿中徘徊?

注释:

  • 霜晨:指霜冻的清晨。
  • 鱼矶:鱼钓的地方,古人常在此处钓鱼。
  • 屐齿:木屐的齿,象征行人经过的痕迹。
  • 孤雁:指孤单的雁,象征孤独和漂泊。
  • 杜陵:杜陵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指的是杜甫的故乡。
  • 白傅:指白衣长袍,体现一种清白和高洁。
  • 袁安:指东汉的袁安,因其高洁而被后代尊崇,象征隐士。

典故解析:

  • 袁安:袁安是一位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白和高洁而著称。他的名声在后世流传,对于隐士的生活和理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 杜陵:杜陵是杜甫的故乡,常常被用作诗中表达怀乡之情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链是清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苦难的关心,反映出个人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野望书怀》是一首清代诗人陈链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霜晨独自踏上旧鱼矶时的孤独与思考。整首诗采用了简练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诗中通过“霜晨”和“孤雁”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情感,诗人似乎在这静谧的自然中,感受到了世间的苦难与无奈。

从意境上看,诗人通过对旧鱼矶的描写,唤起了对过往的怀念,而“满天风雪一僧归”则增添了一种流浪与归属的对比,表明了在风雪中归来的孤独感。尤其是结尾部分,通过“岂独袁安正僵卧,千村随在足寒饥”的对比,突显了社会的普遍困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陈链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紧密相连,使这首诗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晨闲踏旧鱼矶:诗人描绘了在霜冻的清晨,悠闲地踏上过去钓鱼的地方,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
  2. 地僻应怜屐齿稀:在偏僻的地方,鞋印稀疏,表现出环境的荒凉和孤独。
  3. 何处水云孤雁叫:在何处,水边的云层中,孤雁在鸣叫,象征着孤独和漂泊。
  4. 满天风雪一僧归:在狂风暴雪中,一位僧人归来,增添了诗中的孤独感。
  5. 杜陵广厦蓬茅是:杜陵的豪宅是茅草屋,表明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6. 白傅长裘犊鼻非:白衣长袍并非犊鼻之事,强调了诗人所追求的高洁与超脱。
  7. 岂独袁安正僵卧:难道只有袁安孤独地卧着,暗示着对隐士生活的思考。
  8. 千村随在足寒饥:千家万户都在寒冷和饥饿中挣扎,反映出对社会底层的关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孤独的僧人和千村的饥寒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社会的普遍困境。
  • 意象:通过“霜晨”、“孤雁”、“风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孤独与社会的困境,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底层人们生活的关怀,传达出一种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晨:象征着清冷的孤独。
  • 旧鱼矶:代表着过去美好的回忆。
  • 孤雁:象征孤独和漂泊。
  • 风雪:传达艰难困苦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晨”指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 A. 夏天的早晨
    • B. 秋天的早晨
    • C. 冬天的早晨
    • D. 春天的早晨
  2. 诗人描绘的孤雁象征着什么?

    • A. 高洁
    • B. 漂泊和孤独
    • C. 富裕
    • D.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袁安”象征着什么?

    • A. 社会的繁华
    • B. 隐士的孤独与高洁
    • C. 物质享受
    • D. 朋友的关心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野望书怀》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但《野望书怀》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春望》则直接反映了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链研究》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中国古代诗歌风格与主题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陪胡中丞泛湖 思越中旧游寄友 山中言事 山中即事 送江阴霍明府之任 赠江南僧 暮冬书怀呈友人(一作喻凫诗) 题碧溪山禅老(一作赠鹤隐寺僧) 嘉兴许明府 题龙瑞观兼呈徐尊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德经 珠还合浦 瘅恶彰善 躲躲藏藏 大酺三日 世华 气字旁的字 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手制 肉字旁的字 以一警百 先字旁的字 大树底下好乘凉 艮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兼收博采 包含岸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