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寒

《初寒》

时间: 2025-04-30 13:52:31

诗句

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

身犹付一歃,名字更须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2:31

原文展示

初寒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
身犹付一歃,名字更须传?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之后的长久雨水中,寒意已渐渐袭来,雪花在即将降临前的清寒中轻轻飘落。我到处捡柴,头发散乱,像个仆人一样;而我又在卖菜,像是用小船去挖掘头上的花纹。薄薄的米饭是全家人唯一的粥,空荡荡的床上只有旧物和毡子。即便我已经身心疲惫,仍希望能留下一点名声,传承下去。

注释

  • 久雨:指长时间的降雨。
  •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清寒:指天气渐渐变冷。
  • 拾薪:捡拾柴火。
  • 髻仆:形容头发乱如仆人。
  • 薄米:指米饭少。
  • 全家粥:全家人都吃的粥。
  • 身犹付一歃:指身体已经疲惫,付出一口气的意思。
  • 名字更须传: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被后人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对于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理想充满了忧伤与执着。他的诗歌风格多样,以清新、激昂和豪放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初寒》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诗中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艰辛感受,以及对名声的渴望,透露出他对个人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初寒》通过描绘秋冬交替时节的寒冷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引入,清晰地交代了时节的转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萧瑟的气氛。接着,诗人以“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描绘了自己在艰难生活中的忙碌与无奈,表现出一种生活的重压与疲惫。

在后两句中,“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拮据与孤独。诗人通过对家庭生活的细致描写,体现了对温暖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身犹付一歃,名字更须传”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他对名声的追求和希望能够留名后世的强烈愿望,体现了诗人心中那份不屈的精神力量。

陆游通过极简的语言,深刻地传达了对生活的思索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展示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与坚韧。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现实感,也有对精神追求的思考,既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寄托了对国家和未来的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雨重阳后:描绘了长时间的雨水,说明天气的阴郁。
  2. 清寒小雪前:通过“清寒”与“小雪”描绘了即将来临的寒冷气候,增添了时节的变化感。
  3. 拾薪椎髻仆:写自己在寒冷中捡柴,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困顿与不易。
  4. 卖菜掘头船:描述了生活的辛劳和谋生的艰辛,传达出一种无奈感。
  5. 薄米全家粥:表现家庭生活的拮据,强调了生活的艰辛。
  6. 空床故物毡:空床上只有旧物,体现出孤独与无奈。
  7. 身犹付一歃:表达了即便身心疲惫,仍然希望有所贡献的愿望。
  8. 名字更须传:体现了对名声的渴望,展示了诗人追求理想的执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使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身犹付一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无奈与疲惫。
  • 意象:通过“薄米全家粥”和“空床故物毡”描绘生活的艰难,传达出深刻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初寒时节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名声的追寻,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对自我存在的探索。诗人在困境中依然渴望传承,体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寒冷:象征着生活的困顿与孤独。
  2. 柴火:代表着生活的基本需求,暗示着艰辛的生计。
  3. 薄米:象征生活的拮据,反映出家庭的贫困。
  4. 空床:暗示孤独与失落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内心的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春节
    • B) 重阳
    • C) 中秋
    • D) 端午
  2. 填空题:诗人通过“_____”描绘了生活的艰辛和忙碌。

  3.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名声和价值的追求。(对/错)

答案

  1. B) 重阳
  2. 拾薪椎髻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陆游《初寒》与杜甫《秋夕》对比

陆游的《初寒》通过描绘寒冷的生活场景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渴望,而杜甫的《秋夕》则通过描绘秋夜的凄凉和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的忧虑。两首诗都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表达方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强调生存的艰辛,后者则更着重于对历史的反思与感伤。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查询

六经示儿子 斋中杂兴 松下纵笔 秋兴 游石帆玉笥石旗诸山 己巳元日 明日观孤寂诗不觉大笑作长句自解 灯下晚餐示子遹 立秋後四日雨 离成都後却寄公寿子友德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字连城 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青土 沙鸥翔集 厂字头的字 贞容 建之底的字 鼠字旁的字 立契 安国之道,先戒为宝 琐呐 疑神见鬼 情文相生 大腹便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