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6:37
云影消空阔,霜华拂杳冥。
秋光不隐雁,夜色欲迷萤。
爽气横苍卞,凉波接洞庭。
水仙当此夕,应化白龙形。
云影在空中消散得开阔,霜华轻拂着幽暗的夜空。
秋天的光辉不再遮掩大雁的飞行,夜色欲迷惑萤火虫的光芒。
清爽的气息横在苍茫的天际,凉爽的波浪与洞庭湖相接。
水仙花在这个夜晚,应该化作白龙的形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胡宿,字仲明,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诗歌上以清新优雅、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九月十五夜,正值中秋,作者在北楼上眺望太湖,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与景色,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思考。
《九月十五夜北楼望太湖》是一首描写秋夜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开头的“云影消空阔”,描绘了空旷的天空,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而“霜华拂杳冥”则让人感受到秋霜的清冷与夜的深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紧接着,诗人提到“秋光不隐雁”,暗示着大雁在夜空中自由飞翔,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然的和谐;“夜色欲迷萤”则传达了夜色的神秘,萤火虫的微光在夜色中闪烁,仿佛在与黑暗抗争,增添了诗的动感。
最后两句通过“爽气横苍卞,凉波接洞庭”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宁静与清爽,水仙花的化身“白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象征着诗人心中那种高洁的志向与追求。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清新、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云影消空阔”中的“云影”指的是什么?
诗人提到的“水仙”象征什么?
诗中的“霜华拂杳冥”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