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

《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

时间: 2025-07-30 04:24:54

诗句

刘郎之后更苏郎,不枉随人入建康。

秦水钟山几相识,前年忽识好文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24:54

原文展示:

刘郎之后更苏郎,不枉随人入建康。
秦水钟山几相识,前年忽识好文章。

白话文翻译:

刘郎之后又有苏郎,真不虚此行来到建康。
秦水和钟山我们曾经相识,前年我偶然读到好的文章。

注释:

  • 刘郎:指刘长卿,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作闻名。
  • 苏郎:指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深具影响力。
  • 建康:即南京,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
  • 秦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是有名的风景名胜区。
  • 钟山:即钟阜,位于南京,风景秀丽。
  • 文章:通常指诗文,强调文学创作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师董是宋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作为文人,他对文学的痴迷和对自然的热爱在其诗作中得以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诗人游历建康期间,感慨历史与文化传承,表达了对前人文学成就的敬仰,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自信与自豪。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名人的提及,展示了诗人对文学的尊重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开头的“刘郎之后更苏郎”一句,不仅引出了对文学发展的思考,也暗示着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传承与创新。后面的“秦水钟山几相识”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水与山的结合,象征着文学与自然的交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文化意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刘郎之后更苏郎:诗人提及刘长卿与苏轼,暗示文学的接续和传承。
  2. 不枉随人入建康:表达出诗人对来到建康的满意,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认同。
  3. 秦水钟山几相识:表明诗人与自然的熟悉,象征着对故土的眷恋。
  4. 前年忽识好文章:自谦地提到偶然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展现谦逊之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刘郎”和“苏郎”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水与山的意象相结合,暗示自然与文化的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历史文学的尊重与赞美,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思考与期许,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刘郎、苏郎:象征着古代文人的成就与影响力。
  • 秦水、钟山:代表了自然之美,暗示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郎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苏轼
    • B) 刘长卿
    • C) 李白
    • D) 杜甫
  2. “不枉随人入建康”中的“建康”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南京
    • C) 苏州
    • D) 杭州
  3. 诗中提到的“秦水”是指什么?

    • A) 河流
    • B) 湖泊
    • C) 山脉
    • D) 森林

答案:

  1. B) 刘长卿
  2. B) 南京
  3. A) 河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作品相比,薛师董的诗更显得含蓄而温婉,苏轼则直接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个人的情感。两者在表达风格上虽有所不同,但均体现了对文化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魅力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山枕 咏白鹦鹉 玉山枕 咏白鹦鹉 玉山枕 次柳屯田韵 玉山枕·隐囊 玉山枕 玉山枕 岁暮夜归 玉山枕 悼王铁华 玉人歌 黄无执纳二姬,词以调之 玉人歌 再和其年韵同前 玉人歌 杨枝今岁二十为于齐纨上作小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字旁的字 包含赧的词语有哪些 日薪 五蕴皆空 鼓字旁的字 鲁开头的成语 啧啧称奇 看视 芳草鲜美 包含殢的词语有哪些 横眉怒目 深图远算 匸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一拥而入 反犬旁的字 隐恶扬善 存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