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暮

《春暮》

时间: 2025-04-30 13:51:02

诗句

昨夜轻黄上柳枝,东风吹出一丝丝。

明知春色留难住,不解流莺恰怨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1:02

原文展示:

春暮
马子骧 〔清代〕
昨夜轻黄上柳枝,
东风吹出一丝丝。
明知春色留难住,
不解流莺恰怨谁。

白话文翻译:

昨夜轻柔的黄花依偎在柳枝上,
东风轻轻吹拂,带来一缕春意。
明知道春色难以长久留住,
却不明白流莺在怨恨谁。

注释:

  • 轻黄:形容春天的花朵,色彩柔和。
  • 柳枝:柳树的枝条,象征春天的生机。
  • 东风:春风,从东方吹来,寓意春天的到来。
  • 流莺:指黄莺,春季鸣唱的鸟,象征春天的快乐与生命。
  • 怨谁:表达一种无奈和疑惑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子骧,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末,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叹与伤感。春天象征着生命与希望,而春暮则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与美好的失去。

诗歌鉴赏:

《春暮》是一首富有春意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以及对其短暂性的感慨。首句“昨夜轻黄上柳枝”,生动描绘了春夜中柳树毗邻的黄花,色彩柔和,宛如春光的轻抚。接下来的“东风吹出一丝丝”,则通过东风的轻轻吹拂,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春色无常的思考,“明知春色留难住”,诗人意识到春天如花般短暂,难以长久。最后一句“不解流莺恰怨谁”,则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沉思,流莺的哀怨似乎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感伤,春天的美好,总是伴随着失去的痛苦。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细腻的情感,表现了对春天及其短暂美好的深刻理解,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对生命流逝的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夜轻黄上柳枝:描绘了春夜的宁静与美丽,黄花点缀在柳枝上,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景象。
  2. 东风吹出一丝丝:东风的吹拂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生动而轻柔,仿佛在诉说春天的秘密。
  3. 明知春色留难住:诗人意识到春天的美好是短暂的,给人一种无奈的感叹。
  4. 不解流莺恰怨谁:流莺的哀怨让人思考,春天的短暂是否也让自然界生灵感到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春色与流莺的结合,暗示了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的无常。
  • 拟人:流莺怨恨的情感赋予了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首句与次句的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流畅,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伤与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枝:象征柔美与春天的生机。
  • 东风:象征春天的希望与温暖。
  • 流莺:象征自由与生命的美好,但又带有哀怨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轻黄”指什么?

    • A. 春天的黄花
    • B. 夏天的阳光
    • C. 秋天的落叶
  2.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3. “东风吹出一丝丝”中的“丝”意指什么?

    • A. 细雨
    • B. 温暖的春意
    • C. 秋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与《春暮》的“流莺恰怨谁”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但前者更强调春日的宁静与美好,而后者则表现了对短暂春色的感慨,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春天的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菊花新 水调歌头(丙子中元后风雨有感) 酹江月(冬至与胡胎仙) 满庭芳 水调歌头 鹧鸪天 鹧鸪天 水调歌头 山坡羊 其三 山坡羊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木版图 背恩负义 先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先见败征 提手旁的字 黍秸 无挂无碍 包含擒的词语有哪些 万事亨通 耐战 同道相益 有命 默然无声 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