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2:38
雄鹰本有仁慈意,终日高飞。不践春泥。好让人间小草肥。江南岁岁无青色,诉与鹰知。草欲攀依。上托云根稳处移。
雄鹰本是有仁慈之心,整天在空中高飞,不愿意践踏春天的泥土。这样可以让人间的小草茁壮成长。可是江南年年都没有青色的草,向雄鹰诉说自己的苦闷。草儿渴望依附在鹰身上,想要借助云的根基稳固地生长。
作者介绍:黄绮,生于当代,是一位以自然题材和人文关怀著称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融汇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展现出深厚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作者在观察自然时,感受到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高飞的雄鹰与地面的小草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思考。
《采桑子 其四 鹰与草》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诗中通过雄鹰和小草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雄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而小草则代表着平凡的生命。诗的开头提到雄鹰有仁慈的意图,表明它虽然在高空翱翔,但内心却对地面的生命充满关怀。这种关怀体现在它不愿意践踏春泥,让小草能够茁壮成长。
然而,诗中又提到江南的草年年无青色,似乎在暗示一种环境的恶化或生命的困境。小草的诉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奈与渴望,渴望依附在雄鹰身上,寻找一种支持与庇护。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困境时,生命对于依靠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雄鹰的高飞与小草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而这种对比恰恰揭示了生活的深刻真谛:在高处的理想与低处的现实之间,如何寻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这种反思不仅适用于自然生态,也可以引申到人类社会的关系中,促使读者思考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关切与对生命的深思。通过雄鹰与小草的对比,揭示了寻找支持与理解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雄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力量与勇气
B. 脆弱与无助
C. 自然的破坏
小草对雄鹰的诉说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渴望被理解与支持
C.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江南岁岁无青色”暗示了什么?
A. 环境的恶化
B. 四季的变化
C. 一种美好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登高》进行比较,杜甫在诗中也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但黄绮的作品更侧重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