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5:24
非干宠辱不能惊,一付之天莫我撄。
举世忙时赢得懒,是人爱处放教轻。
生为柱国身何在,死象祁连冢亦平。
千古在前儿戏耳,且容高枕听秋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外界荣辱的淡然态度,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即使在繁忙的世间,赢得的名利也只是一种虚妄的懒惰。身处高位的我究竟在哪里?即使死后被埋在祁连山下又有什么区别呢?千古事物在我眼中不过是儿戏,倒不如高枕无忧,静听秋天的声音。
方岳,南宋诗人,字季白,号孤云,生于1099年,卒于1155年。方岳的诗风以自然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他在诗歌中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本诗创作于方岳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困境之时,诗人通过诗句表达对名利的失落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方岳的《感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荣辱、忙碌与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然与从容。开头两句“非干宠辱不能惊,一付之天莫我撄”,直接表明了诗人不为外界的荣辱所动摇的态度,体现了其内心的坚定与独立。后面的“举世忙时赢得懒”,则通过对比,揭示了世人追求名利的虚妄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生为柱国身何在,死象祁连冢亦平”两句更是将诗人对生死的思考推向深邃,生与死在他眼中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超脱。最后一句“千古在前儿戏耳,且容高枕听秋声”,则是对历史的淡然态度,诗人选择高枕而卧,聆听那秋天的声音,似乎在宣示一种对生命的接受与宁静。
整首诗情感深邃而又清新,字句之间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荣辱的漠然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方岳在诗中对于外界荣辱的态度是:
A. 受其影响
B. 漠然置之
C. 积极追求
诗中提到的“祁连”象征着:
A. 名利
B. 死亡与宁静
C. 荣耀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虑
B. 安宁与接受
C. 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