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梨花

《梨花》

时间: 2025-05-04 02:12:14

诗句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2:14

原文展示:

梨花
作者: 钱起 〔唐代〕

艳静如笼月,
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
终被笑妖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梨花的美丽与清香。梨花的艳丽如同月光般静谧,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却未因寒风而消散。相比之下,桃花虽然在地面上绽放,却只能被妖艳的红色所掩盖,显得黯淡无光。

注释:

  • 艳静:美丽而安静。
  • 笼月:如同被笼罩的月亮,形容梨花的洁白和静谧。
  • 香寒:香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形容梨花的清新。
  • 逐风:随风而去,这里指香气未被风吹散。
  • 桃花徒照地:桃花虽然在地上盛开,却显得无奈、徒劳。
  • 笑妖红:笑指嘲笑,妖红形容桃花的艳丽。

典故解析:

梨花与桃花常被诗人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梨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而桃花则多与豪华、妖艳相联系。此诗通过对比两种花,表达了对梨花的赞美与对桃花的讽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今浙江,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清丽、含蓄,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梨花与桃花的对比,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表面繁华的反思。

诗歌鉴赏:

《梨花》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梨花的清雅与桃花的妖艳,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艳静如笼月”描绘了梨花的纯洁和宁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而“香寒未逐风”则表现出梨花在春寒料峭之中仍然坚韧的气质,象征着一种内敛的美。相对而言,桃花的“徒照地”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哀,虽然表面艳丽,但内在却显得空虚。整首诗通过对比两种花的不同特质,传达出诗人对真实与表象、内在与外在之间的思考。同时,梨花的高洁与桃花的妖艳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审美追求和对浮华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艳静如笼月”:用“笼月”比喻梨花的美丽,强调其静谧的气质。
    2. “香寒未逐风”:梨花的香气在寒冷中依然存在,表现出一种坚强与坚定。
    3. “桃花徒照地”:桃花虽然开得艳丽,却只能照亮地面,暗示其表面的美丽是空洞的。
    4. “终被笑妖红”:桃花的红色虽然妖艳,最终却被讥讽,表达了对表面繁华的批判。
  • 修辞手法

    • 比喻:“艳静如笼月”将梨花比作月光,突出了其清丽。
    • 对比:梨花与桃花的对比,反映了内在与外在之美的不同。
  • 主题思想:通过对梨花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对浮华表象的深刻反思,传达了追求内在美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梨花:象征着纯洁、高雅,是诗中主要意象。
  • 桃花:代表着妖艳与浮华,暗含对世俗美的讽刺。
  • 寒风:象征着环境的严酷,反衬出梨花的坚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花是什么?
      • A. 桃花
      • B. 梨花
      • C. 梅花
    2. 诗中用来形容梨花的比喻是什么?
      • A. 笼月
      • B. 明月
      • C. 皓月
    3. “桃花徒照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赞美
      • B. 讽刺
      • C. 怀念
  •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感慨。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 诗词对比

    • 钱起的《梨花》与白居易的《花非花》:两首诗都涉及花的描写,但前者强调内在的清雅与坚韧,后者则更多地探讨了花的幻象与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全州道间 琼筦雇守示和愚溪诗用韵饯之 偶得希真岩壑旧隐正在小圃因赋 贺新郎(自和前韵) 沁园春(送乔宾王) 浪淘沙(舟泊李家步) 兰陵王(甲寅初度和次贾韵) 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 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沁园春(中秋约僚佐观击圆,登怀远,用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背槽抛粪 舟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众卉 胜不骄,败不馁 汾阴 包含端的成语 赤字旁的字 不定积分 舒凫 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倒凤颠鸾 余酲 包含厚的词语有哪些 井然有序 傻里傻气 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