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姜总管感秋七首 其五

《和姜总管感秋七首 其五》

时间: 2025-05-06 18:40:44

诗句

故里经年别,虚舟尽日浮。

有书谁与寄,目送雁横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0:44

原文展示

故里经年别,虚舟尽日浮。有书谁与寄,目送雁横秋。

白话文翻译

在故乡已经离别多年,空荡荡的小船整日漂浮在水面上。谁能把书信寄给我呢?我目送着大雁飞向秋天的方向。

注释

  • 故里:故乡,指诗人出生或成长的地方。
  • 经年:多年,指长时间。
  • 虚舟:空船,象征着孤独和漂泊的生活。
  • 尽日:整天,形容时间的漫长。
  • 有书:有信件,表示对通信的渴望。
  • 谁与寄:谁来寄信,表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 目送:目送,指眼睛注视着某物离去。
  • 雁横秋:大雁在秋天飞翔,象征着离别和时光的流逝。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雁”,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思乡和离别。大雁迁徙的季节通常是秋天,因而诗人借助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俦,字仲华,号惭愧山人,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虞俦的作品在宋代文人中颇具影响力,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因离乡多年而感到孤独和思念。秋天是一个思乡的季节,正是因为自然界的变化,促使诗人产生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故乡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孤独的心情。首句“故里经年别”直接点出时间的流逝,诗人已经与故乡分离多年,这种分离带来了深深的孤独感。接着“虚舟尽日浮”描绘了一种漂泊无依的状态,空船在水面上漂浮,象征着诗人心灵的迷茫和无所依附。

第三句“有书谁与寄”透露出诗人渴望与友人交流的心情,诗人希望能够通过书信与故乡的朋友保持联系,但又感到无奈,无法实现这个愿望。最后一句“目送雁横秋”以大雁作为象征,目送大雁飞向秋天,暗示着离别和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里经年别:表达了与故乡分别已久的感受,时间的流逝使得这种感情愈加深厚。
  2. 虚舟尽日浮:描绘了漂泊的状态,空船象征孤独与无依无靠的生活。
  3. 有书谁与寄: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渴望交流的心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4. 目送雁横秋:通过目送大雁的意象,传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虚舟”比作诗人的孤独状态。
  • 象征:大雁象征着离别和思乡之情。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了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孤独的情感,体现了人在离别后的无奈与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故里:象征着温暖与亲情,是诗人心灵的依托。
  2. 虚舟:象征着孤独与漂泊,反映诗人的无依无靠。
  3. :象征着离别与思乡,体现了秋天的萧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虚舟”象征什么?

    • A. 家庭
    • B. 孤独
    • C. 财富
  2. 诗人目送什么动物飞向秋天?

    • A. 鸟
    • B. 雁
    • C. 鹰
  3. “经年别”指的是诗人和故乡的关系是?

    • A. 亲密
    • B. 远离
    • C. 忘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和对家庭的渴望。
  •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更为深厚,体现了亲情的力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思老试壮 咏燕子矶 庐山诗 鸡叫 东风 雪诗赓曹文寿韵 雨坠应落花赓徐瑛韵 新雨水 无题 金鸡报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倩的词语有哪些 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爪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莺猜燕妒 棹歌行 双苗爱叶 方字旁的字 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宰司 神融气泰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虎牙桀立 雁行 顾影自怜 苫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