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1:27
终岁供消遣,今宵忍更辞。
须知将去候,即是欲来时。
熰喜松明快,催嫌爆竹迟。
何如陈酒脯,酬我一年诗。
整年我都在消磨时光,今夜却不得不告别。
要知道,离去的时刻,正是来临的前奏。
喜庆的松明燃得快,反倒觉得鞭炮声太慢。
不如来点陈年美酒和干果,来回馈我这一年的诗篇。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辞旧迎新的情感,反映了中国传统节庆中年尾的告别与新年的期待。
李光庭,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著称。
《辞岁》创作于岁末年初之际,正值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以此表达对旧年的告别和对新年的期待,反映出岁月流逝、时间珍贵的主题。
《辞岁》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在辞旧迎新的时刻,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与对新年的期许。诗的开头“终岁供消遣,今宵忍更辞”,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不舍。接着,诗人通过“须知将去候,即是欲来时”,巧妙地将离去和来临结合在一起,展现出时间的循环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在后两句中,“熰喜松明快,催嫌爆竹迟”更是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与人们对新年的期盼,松明的明亮迅速与鞭炮的延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热切期待。最后一句“何如陈酒脯,酬我一年诗”则通过饮酒、品味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一年辛勤创作的自我犒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辞旧迎新之际,既有对过去的反思,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歌通过辞旧迎新的情感,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创作的珍视。
《辞岁》中的“终岁”意指:
a) 一天
b) 整年
c) 一月
诗中提到的“陈酒脯”象征:
a) 忘却
b) 享受生活
c) 忍耐
诗人对爆竹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烦
c) 无所谓
答案:1.b; 2.b; 3.b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李光庭的《辞岁》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哲理思考与生活的热爱,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