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戏拟不往

《戏拟不往》

时间: 2025-05-07 10:24:09

诗句

白头笋箨斋中坐,赤脚莲花顶上行。

九节閒将邛竹杖,一筹输与老门生。

迩来奼嫁粗酬债,此去风波任打萍。

五岳高头谁掖我,肉身菩萨未身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24:09

原文展示:

白头笋箨斋中坐,
赤脚莲花顶上行。
九节閒将邛竹杖,
一筹输与老门生。
迩来奼嫁粗酬债,
此去风波任打萍。
五岳高头谁掖我,
肉身菩萨未身轻。

白话文翻译:

在白头笋箨的斋房中我坐着,
赤脚踩着莲花在顶上行走。
用九节竹杖轻松地指向前方,
把筹码输给了老学生。
最近刚刚出嫁,粗略地偿还债务,
这次出行任凭风波随意打捞我的浮萍。
五岳高峰之上,谁来扶持我?
肉身如同菩萨,心境却并不轻松。

注释:

字词注释:

  1. 白头笋箨:白头笋的嫩叶,常用于形容清幽的环境。
  2. 赤脚:不穿鞋子,表示一种随意和自在的状态。
  3. 莲花:象征纯洁和高洁的品德。
  4. 九节竹杖:竹杖有九节,象征稳重和行走的倚靠。
  5. 奼嫁:指新婚,出嫁。
  6. 粗酬债:简单地偿还债务。
  7. 风波:指生活中的波折和困难。
  8. 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象征高大和威严。
  9. 肉身菩萨:指肉体的存在,菩萨通常是智慧与慈悲的象征。

典故解析:

  • “五岳高头”象征高峰的孤独与无助,代表着对高处不胜寒的感慨。
  • “肉身菩萨”暗指对尘世烦扰的无奈与解脱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长,号文长,晚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徐渭的诗风豪放,才情横溢,擅长以简练之笔抒发内心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遭遇和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戏拟不往》创作于徐渭中年时期,彼时他经历了多次的政治风波和生活困扰,内心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生活、对自我的反省与追求。

诗歌鉴赏:

《戏拟不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徐渭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场景,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和自我位置的无奈。开头两句,诗人以“白头笋箨”和“赤脚莲花”构建出一种清幽、自在的氛围,似乎在强调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然而,接下来的几句却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扰,尤其是“迩来奼嫁粗酬债”这一句,表现出生活的琐碎和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风波任打萍”表达了对生活变幻无常的接受,隐含着一种对命运的顺应与淡然。最后两句更是深邃,提问“谁掖我”,显露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的渴望,同时“肉身菩萨未身轻”则体现出一种对超脱境界的追求,显示出徐渭在尘世喧嚣中的内心挣扎与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头笋箨斋中坐:描述诗人安静地坐在竹叶间,营造出清幽的意境。
  2. 赤脚莲花顶上行:赤脚行走在莲花上,象征一种自然与纯净的状态。
  3. 九节闲将邛竹杖:用竹杖行走,表明诗人悠闲自在,暗示对生活的掌控。
  4. 一筹输与老门生:将筹码输给学生,反映出生活中的无奈与失败。
  5. 迩来奼嫁粗酬债:出嫁后简单偿还债务,表达了生活的琐碎与责任。
  6. 此去风波任打萍:面对生活中的风波,任凭它随意打捞,展现出一种豁达。
  7. 五岳高头谁掖我:孤独感,渴望他人的支持与理解。
  8. 肉身菩萨未身轻:表达内心的沉重与对解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中的琐事比作“粗酬债”,形象地展示了生活的烦恼。
  • 对仗:如“白头笋箨”与“赤脚莲花”,形成和谐的音韵。
  • 问句:通过提问增加了情感的表现力,使得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期待更为明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自我寻求解脱与超脱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的无奈、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头笋箨:象征清新、自然的环境。
  2. 莲花:象征纯洁、无瑕的心灵。
  3. 竹杖:象征人生的支撑与依靠。
  4. 风波:象征生活中的波折与挑战。
  5. 五岳:象征高峰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头笋箨”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清幽自然
    • B. 喧闹城市
    • C. 干燥荒漠
    • D. 灯红酒绿
  2. “肉身菩萨未身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A. 轻松自在
    • B. 内心沉重
    • C. 无忧无虑
    • D. 快乐幸福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展现了豪情壮志,而徐渭在《戏拟不往》中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沉思,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李白更为奔放,徐渭则更倾向于内省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徐渭的艺术与人生》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 其一 用晏几道梦锁楼台式 临江仙 题湖帆模文徵仲湘夫人图 临江仙 临江仙 况小宋乞书扇面,率拈小调赠之 临江仙 其二 秋岳招同上隐夜集闻雨 临江仙七首 其七 临江仙 其四 临江仙 题板桥杂记 临江仙 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馬字旁的字 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国之四维 石跗 烟尘斗乱 包含什的词语有哪些 擞抖抖 创钜痛仍 盘察 军政 彐字旁的字 临死不怯 三框儿的字 厄字旁的字 瑶凤 论德使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